你關注過自己的心跳快慢嗎?它可能預示著未來的健康走向。說來神奇,但確實有一定的道理。
心跳快慢與壽命和疾病有一定關聯
安靜狀態下的心率,不僅反映著你此刻的健康狀態,也關乎著未來的健康與壽命。
(相關資料圖)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內科主治醫師陳清勇2021年在成都商報“四川名醫”上刊文介紹,我國臺灣衛生研究院溫啟邦教授曾經做了一個研究。從1994年開始,他收集了將近200萬次的健康體檢資料,研究發現:
? 健康普通人群心率大概在每分鐘60次,隨著心率的增加,在每分鐘60次~70次的這個階段,心率每增加一次, 預期壽命可能會縮短4個月左右。
? 另外與心率在60次以下的人群相比,心率在70~80次這組人群,預期壽命可能會平均縮短3年。
? 心率在80~90次這組人群,預期壽命平均縮短5年。心率在90~100次這組人群,預期壽命平均縮短8年。心率在100次以上的人群就更短了,可能會縮短13年。
陳清勇醫生表示,心動過速,心臟運作負擔更大,這可能也是減壽原因之一。就跟機器零件一樣,每天超負荷使用,“報廢”概率就大。
近年來,陸續有研究探究靜息心率與疾病的關系。靜息心率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此外,研究還發現靜息心率高的人,發生癡呆的風險也高。
2021年發表在《阿爾茨海默病和癡呆(Alzheimer"s & Dementia)》雜志上的一項研究指出,在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中,與靜息心率在60~69次/分鐘的人相比,靜息心率≥80次/分鐘增加55%的癡呆發生風險。
老年人靜息心率與認知功能下降和癡呆的相關性:一項基于人群的隊列研究。研究截圖
心跳超過80次/分鐘要當心
河北省人民醫院副院長、老年病科主任郭藝芳3月1日在個人公眾號“郭藝芳心前沿”刊文談到,成人的心跳范圍是每分鐘60~100次。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心跳處于每分鐘50~80次范圍內最健康。
這就意味著,如果每分鐘心跳總是超過80次,就算偏快了。與心跳50~80次/分的人相比,每分鐘心跳超過80次的人更容易發生心血管疾病,因此需要予以關注。
如果總是心跳偏快,特別是每分鐘心跳超過100次的時候,要咨詢醫生,看看是不是因為某些疾病所引起,例如心律失常、貧血、甲亢、心衰、心肌炎等。排除這些原因后,就要檢討自己的生活習慣是不是不健康了。
通過改變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多數人可以使自己的心跳頻率保持在較低的水平。
這些生活習慣可能導致心跳加快
那么為什么我們的心率會升高?如何管理好自己安靜狀態下的心跳呢?河北省人民醫院副院長、老年病科主任郭藝芳在“郭藝芳心前沿”刊文提醒,以下情況會導致心跳加快,要注意調整:
1. 持續精神緊張、思想壓力大
這在職場人士中很常見。關鍵是調整好心態,工作要努力去做、去做好,但是精神不能持續緊張。要學會把工作當成樂趣,用愉悅的心情去迎接各種挑戰。把工作當成打游戲、闖關,就會少很多焦慮與煩惱。
2. 長期飲用濃茶濃咖啡,長期飲酒
適量飲茶(特別是綠茶)和咖啡有益健康,但大量飲用濃茶濃咖啡會導致心率過快,對身體產生不利影響。
飲酒也會導致心率快,無論飲酒多少,對身體都沒好處,所以最好一點也別喝。
3. 睡眠不足
成人每天要保證6~8小時睡眠,睡眠過少不僅會導致心率快,還會對身體產生多種不利影響。
4. 缺乏運動
適量運動是降低靜息心率的有效方法。雖然運動過程中心跳會加快,但經常運動的人在休息狀態下心跳會比不運動的人更慢。
對于運動很少的人,每天快走半小時到一個小時,堅持三個月,會發現自己的心跳會有明顯的減慢。
5. 肥胖會導致心跳快,所以要設法減重
減重不僅會減慢心跳,還會對血壓、血脂、血糖產生全方位的好處。
來源: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