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深入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這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舉措。
特色小鎮,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新載體,是城鄉融合發展的新支點,重在培育發展主導產業,吸引人才、技術、資金等先進要素集聚。
(資料圖片)
2021年,貴州吹響了培育創建特色小鎮的集結號,在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下,一批特色小鎮在貴州大地破土而出、蓬勃生長,正安吉他小鎮、貴安數字小鎮、安龍蘑菇小鎮等特色小鎮的名字逐漸被熟知和認可。
貴州以“鎮”為經濟社會發展基本單位激發其活力,在自身壯大的同時,輻射帶動周邊不斷涌現出創新創業活力,讓小鎮有了新作為,書寫了城鄉融合發展新篇章,也探索了城鄉融合發展新路徑。
特色產業越來越多
30個足球場像30塊綠色的絨毯鋪在大地上,都勻足球小鎮,足球元素隨處可見。隨著體育旅游熱度的提升,都勻足球小鎮也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該鎮充分發揮“足球+”的疊加效應,通過舉辦精品賽事,大力發展以“足球+文化+旅游+康養”為特色的現代服務業新模式、新業態。
“小鎮自2018年運營以來,先后舉辦了多項國內賽事,有效帶動交通、商業、旅游、住宿等其他產業共同發展。也加快了黔南足球產業培育壯大。”都勻市發改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據統計,自2018年小鎮投入運營至今已舉辦足球比賽4000余場,接待旅游人次約800萬人。
丹寨萬達小鎮2017年7月開門迎客,當地民族文化和特色資源吸引了國內外游客,成為新的網紅旅游地。小鎮在“夜娛、夜展、夜讀、夜秀、夜游”等方面不斷創新業態發展,助力旅游提質升級。自2020年恢復營業以來,夜間人流量高達145萬人次,2021年榮獲國家級夜間文化與旅游消費集聚區稱號。
從無到有,無中生有。貴州因地制宜、規劃引領,立足特色小鎮優勢條件,大力培育城鎮特色主導產業,形成了一批特色鮮明的城鎮產業發展新格局,像都勻足球小鎮、丹寨萬達小鎮這樣有特色產業的小鎮越來越多,為城鎮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示范引領活力十足
在黔北,小吉他彈響產業大和弦,年產銷吉他600余萬把、約占全國產銷額的五分之一、全球的七分之一。正安吉他小鎮已基本形成吉他配件、吉他銷售、吉他包裝、吉他物流為一體、配套完整的產業鏈。
目前,正安國際吉他產業園核心區已拓展到4平方公里,標準廠房增加至80余萬平方米。園區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正安縣大力推進吉他產業轉型升級,力爭到2025年,吉他生產及其配套企業發展至140家以上,其中培育規模以上企業40家以上;產銷吉他1000萬把以上,實現綜合產值120億元。
在貴陽貴安,貴安數字小鎮圍繞建設以大數據為引領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正在建立,建成后將形成以“貴安云谷”綜合體為核心,以數據中心集群、貴安綜保區、龍山工業園為支撐,集大數據電子信息、高端制造、數據服務為一體的產業集聚區。
在貴安新區湖潮鄉的科創城項目A區施工現場,機器轟鳴,工人穿梭其間,項目正在加速建設中,項目建成后,將打造數字產業、特色小鎮和人才集聚區,助力加快建成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對產業聚集、產城融合具有重要意義。
像正安吉他小鎮這樣的特色小鎮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產業鏈條,增強了經濟活力。目前這些特色小鎮發展速度迅猛,生產規模較大,聚集程度高,品牌效應明顯,綜合效益也日趨顯現。
產城融合共同發展
安龍蘑菇小鎮以蘑菇產業為基礎,緊扣精準扶貧、易地移民搬遷政策,融合休閑度假旅游產業,按照“一區(文旅核心區)、一園(食用菌產業園)、一鎮(蘑菇小鎮)”的建設方針打造“居游共享”的城中小鎮,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搬到蘑菇小鎮,不僅有房住還有工作干,娃兒上學也在鎮上,真的很方便。”安龍蘑菇小鎮居民陳欣告訴記者。
小鎮安置易地搬遷2200戶左右,建成天菇幼兒園、天菇小學。在新市民居住區增設衛生服務站2個、居委會1個、居民小組36個,建成警務室1個,并設置了就學、就業、供水、供電、有線電視和鎮(街道)綜合服務等服務窗口,有效改善了搬遷新市民人居環境質量。
進入貴州的大部分快遞都會先落腳龍里,龍里縣圍繞雙龍商貿物流集聚區優勢,以商貿物流產業為核心,推動“商貿+旅游”“商貿+文化”“商貿+康養”融合發展,規劃打造了貴州省第一批培育創建的20個特色小鎮之一的雙龍商貿物流小鎮,小鎮隨著貴龍城市經濟帶的發展,逐漸蛻變為一座現代化產業新城。
集聚區內入駐快遞物流及商貿市場類產業直接帶動就業近7000人,整個物流園里各類從業人員超過10000人。圍繞該區形成的房地產、商貿、休閑產業正在蓬勃發展。
一個個產業特色鮮明、生態環境優美、功能完善的特色小鎮正成為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元素。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楊靜
編輯 彭楊
二審 王法
三審 王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