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辦法”,在劉興國的辦公室墻上掛著四個大字,似乎是他與貴州8年故事的濃縮。
4月底,記者在中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開陽生產基地見到中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劉興國。
“開陽基地是中偉股份在貴州發展的全新產業布局,也是我在貴州的又一次‘拓荒’。”劉興國說。
8年前,看好綠色新能源材料發展前景以及銅仁豐富的礦產資源,劉興國帶領團隊坐上從湖南開往貴州的綠皮火車,到站轉了幾趟車后才到大龍經濟開發區。彼時,劉興國不僅要面臨眼前的荒山,更要給團隊建立信心。
來貴州之前,劉興國辭去家電行業高管職務加入中偉,帶著企業轉型升級的使命,他內心暗暗發誓:一定要在貴州把新能源材料做大做強做出名氣。
發脾氣、拍桌子、睡不著……萬事開頭難,在貴州的前兩年,劉興國焦慮的情緒時常表露,而每每碰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他總會在睡前仔細思考,想著辦法總比困難多。
最終,在劉興國高標準嚴要求中,一座座規整的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2020年底中偉股份在創業板順利上市,貴州新能源材料在全國一炮打響。
2021年,為適應新能源市場需求的變化,中偉股份選中磷礦資源豐富的開陽做為磷系材料基地,將努力實現磷系新材料一體化、全產業鏈布局。
2021年9月,劉興國帶著行李,駐扎到開陽。盡管眼前仍是一片荒地,但不同以往的是,便利的交通、政府和上下游企業對于新產業廣闊前景的共識和加快發展的強烈愿望,讓劉興國信心十足。
眼下,面對新團隊,劉興國也變得更加有耐心,他“總有辦法”的座右銘也逐漸成為團隊的核心信念。
“工作遇到難題的話,他不會直接告訴我們怎么做,而是教我們獨立思考,比如讓我們自己想出的三條解決辦法,然后再和我們一起分析。”95后的梁文寧畢業就進入中偉股份,每天在工地上跑一兩個小時,讓她覺得工作充實有價值。
“過去,貴州是努力趕上東部地區,學別人的經驗方法。現在,貴州闖新路,要努力成為‘他山之石’。”站在近800畝的開陽基地施工現場,劉興國望向遠方,內心充滿希望。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方亞麗
實習生 歐陽春旭
編輯 管云
二審 陳露
三審 孫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