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9日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當天下調了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今年增長的預期。
IMF將中國2022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預期從1月份的4.8%下調至4.4%。
報道稱,官媒新華社18日的一篇報道援引權威人士的話為中國應對新冠疫情的舉措辯護,稱要把人民生命放在第一位,北京能夠在經濟增長和疫情防控之間取得平衡。
新華社說,2020年,正因為中國在世界上“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才最終在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
報道稱,新華社說:“封控措施不可避免帶來短期經濟沖擊,但中國抗疫實踐進一步印證:一時的‘管’正是為了更好的‘放’。”
報道說:“一方面要堅持科學精準、動態清零,盡快控制住本輪疫情;另一方面要搶抓二季度窗口期,落實落細各項穩增長舉措,確保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分析人士說,中國防控政策的全面影響要到晚些時候才會體現在經濟數據中。
報道稱,中國國家發改委19日承認,經濟下行壓力正在加大,并稱有超預期因素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