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險聯社”關注公眾號后,點擊右上角“···”,設為星標,精彩資訊不錯過。
導語
(資料圖)
連續盈利7年的百年人壽進入2022年,業績突遭“大變臉”,凈虧損高達27.1億元。與此同時,其償付能力充足率連續下滑,逼近監管紅線。風險綜合評級也連續被評為C類,償付能力不達標。
近期,非上市保險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悉數出爐,過去一年的經營業績也隨之浮出水面。與財險公司集體現高光時刻不同的是,凈利潤下滑嚴重成為2022年人身險公司的集體性痛點。
其中,百年人壽于2022年出現27.1億元的巨額虧損,虧損居前兩位。此外,百年人壽的償付能力充足率連續下滑,已然逼近監管紅線。而其風險綜合評級也連續被評為C類,主要風險來自公司治理。
在董事長和總裁雙雙缺位的情況下,百年人壽急需“主心骨”來解決業績過山車背后的問題。
01
2022年虧損27.1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百年人壽成立于2009年6月,總部大連,是東北地區首家中資壽險法人機構,已在全國開設21家省級分公司,擁有各級分支機構390余家。目前,百年人壽注冊資本金為77.948億元,總資產超2500億元。
凈利潤方面,成立前五年,百年人壽持續虧損。直至萬達集團的加入,才開始扭虧為盈。年報顯示,2015年至2021年,百年人壽的凈利潤分別為0.32億元、2.07億元、3.51億元、6.97億元、2.23億元、8.02億元和5.88億元。
進入2022年,百年人壽業績突遭“大變臉”,凈虧損竟高達27.1億元。
此前,聯合資信將百年人壽列為負面觀察名單。具體來看,在投資業務方面,截至2022年9月末,百年人壽權益類投資賬面浮虧較大,同時固定收益類投資違約規模較大且減值準備計提力度不足,需關注相關違約資產后續回收情況及其對公司信用水平的影響。由此,投資收益或是使得百年人壽盈利水平快速下滑的主因。
從投資收益指標表現來看,2022年百年人壽的基本每股收益、凈資產收益率和總資產收益率均為負值,分別為-0.3476、-64.94%和-1.11%。
02
償付能力下滑逼近監管紅線
償付能力方面,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末,百年人壽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77.16%和116.38%。同上一季度相比,分別下滑了7.61個百分點和8.12個百分點。而據公司預測,下一季度,其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將繼續下滑,下滑至61.17%和100.13%。
根據償付能力新規,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低于60%、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20%的公司,會被列為重點核查對象,由銀保監會和派出機構進行償付能力數據核查。由此可見,百年人壽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已然逼近監管規定的紅線。
針對公司償付能力的下降,百年人壽表示一方面是受到折現率下行影響,另一方面是受到資本市場波動影響,導致公司實際資本下降。長期經營中,公司將持續監控和管理償付能力充足率,繼續推行業務轉型,著力發展保障型產品業務,投資業務方面也將繼續優化投資結構。
而根據償二代監管信息系統中披露的評級結果,百年人壽最新一期的風險綜合評級結果依然為C類,被判定為償付能力不達標險企。對此,百年人壽稱,主要由于操作風險中公司治理方面。公司正在根據監管要求積極推進公司治理相關問題整改工作,持續改善公司風險管理薄弱環節,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03
王新浩或跨界執掌百年人壽
1月18日,浦發銀行(600000)發布公告稱,該行副行長、財務總監王新浩因組織調動,申請辭去浦發銀行副行長、財務總監的職務。而后,市場有消息稱,王新浩將加入百年人壽,擔任董事長。
公開資料顯示,王新浩生于1967年,博士研究生。1994年起,王新浩投身銀行業。曾在中國光大銀行(601818)大連分行任職6年,崗位涉及資管、信貸和客戶經理等職位。2000年,王新浩加盟浦發銀行,先后擔任浦發銀行大連分行黨委書記、行長,上海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兼上海自貿區分行黨委書記、行長;2016年,王新浩獲批出任浦發銀行副行長,后自2019年起兼任財務總監。
有消息人士曾透露,王新浩出任百年人壽董事長已獲得當地政府部門的認可,特別是其19年前任浦發大連分行一把手的工作履歷有很大的加分作用。
不過,王新浩此番跨界奔赴百年人壽,迎接他的將是巨大的挑戰。面對百年人壽當下如此慘淡的業績,王新浩能否肩負重任、化解風險,值得關注。
聲明: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險聯社。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