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創資訊玉米市場分析師鄒駿
【導語】2025年9月東南沿海玉米市場價格先漲后穩,月初價格50-60元/噸回升,后續價格基本持穩運行。10月新季玉米將陸續到貨,成本因素與心態因素對價格均有利空影響,市場價格或呈現持續下行。
(相關資料圖)
2025年9月東南沿海玉米市場價格呈現先漲后穩趨勢,市場交投活躍度欠佳。以蛇口港代表,截至9月26日港內二等玉米自提參考在2410元/噸左右,較月初上漲60元/噸左右,而從圖1中可以看出自9月中旬后價格基本持穩運行,漲幅主要集中在本月上旬。
產區新陳交替 東南沿海可售貨源有限支撐陳作價格
北方港口成本作為影響南港價格最直接的因素,其9月的價格走勢與南港略有不同。9月初北港價格與南港價格同步上漲,但上漲持續時間與上漲幅度均不及南港,南北價差擴大,南北貿易利差持續提高,截至9月10日南北港口理論貿易利差達到50元/噸左右,實時價格基本呈現南北順價。9月下旬北港價格并未隨南港同步持穩,而是呈現震蕩下跌趨勢,截至9月26日,北港平倉參考價在2280元/噸左右,較月初下跌5元/噸,較9月10日下跌30元/噸,南北港口貿易理論利差回落,實時價差提高。全月南北港口理論貿易平均利差為9.5元/噸,環比上月上漲72.5元/噸,全月南北港實時價格平均利差9.5元/噸,環比上月上漲50.9元/噸,9月南北港口貿易利潤好轉。
9月產區正式進入新陳玉米的交替階段,部分產區已經有新作上市,而上旬由于西北產區新作上市后價格維持上漲走勢,影響東北市場對新作的看多預期,加之期貨盤面上漲,給東北市場助添新作高開預期。而南方下游飼用企業隨新作高開預期提升恐產區因購銷僵持,導致有效供應延后,促使部分庫存相對保守的飼料企業詢貨與采購積極性提升,在心態層面給與南港價格提振。從圖2可以看出,9月上旬連盤玉米主力合約結算價格總體呈現上行趨勢,截至9月10日連盤主力合約結算價為2200元/噸,較9月1日對應合約的結算價上漲50元/噸。
9月中旬隨遼寧新作玉米零星上市,30%水分新作玉米開秤價格0.87-0.88元/斤,高于去年同期開秤價0.02-0.03元/斤,符合市場高開預期,但隨期貨回落以及北港集港量提升,北港商家心態松動,市場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同步回落,對南港的成本支撐下降。
9月下旬面對北港收購價格松動以及期貨盤面的下探,南港玉米價格則表現得相對穩定,其主要原因是可售貨源量的下降支撐現貨價格。從圖3中可以看出,9月南港玉米庫存持續下降,截至9月25日廣東粵東港區內貿庫存總量約33萬噸,與去年同期基本一致,并且從圖中可以看出,月度降幅高于去年同期,這就說明本月的走貨量高于去年同期,在低庫存高走貨的情況之下,庫存因素對市場價格的底部支撐較強。
國慶后新作到貨逐步增多,價格跌幅逐步擴大
10月南北港口貿易的主體將轉向新季玉米,圖4中可以看出,北港玉米庫存自2季度開始就呈現持續下行趨勢,截至9月底,北方六個主要玉米貿易港口的庫存總量約150萬噸,同比去年略低20余萬噸,這主要是因為今年新作上市略有延后以及前期期貨回升因下游提貨速度加快所致,雖然產區目前已有部分新作上市,但市場遠期看空預期以及新作上市后潛在供應壓力的提升,對產區貿易商的收購烘干積極性有抑制作用,預計在10月上旬北港集港量將持續提升,但港內可售干糧相對有限,對于下游養殖行業供應階段性緊張,對南港價格有利多支撐。10月中下旬北港干糧供應將持續提升,供應壓力以及心態預期對價格的利空壓力將逐步體現。
需求端來看,東南沿海飼用消費增量偏低。從圖5中可以看出,東南沿海玉米下游企業自2季度開始,原料玉米庫存就處于持續下降的狀態,截至9月底多數企業庫存降至25天左右,與往年基本持平。從歷史數據的規律上來看,10月下游企業采購積極性并不高,更多是新陳過渡,并不會增量采購或者提高庫存水平,所以預計10月需求端飼用消費相對持穩。
綜合來看,10月東南沿海地區玉米市場將完成新陳糧源過渡,需求相對穩定的情況下,供應壓力逐步提高,預計10月上旬由于市場干糧供應有限,市場價格跌幅20元/噸左右,廣東港玉米價格預計在2380-2400元/噸。10月中下旬由于供應壓力提高、成本回落以及貿易競爭提升,市場價格跌幅擴大,月末較月初跌幅預計在50-80元/噸, 廣東港玉米價格預計在2330-2350元/噸,并且南北貿易利差或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