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瀟湘晨報記者 | 曹偉
(相關資料圖)
近日,廣東一名網友曬出自己買到的實木沙發竟然是水泥做的的視頻在網絡引發熱議。
據媒體報道,這名網友購買的實木沙發價值6000多元,近日沙發主人不小心蹭掉了沙發上的表面油漆,之后其他部分的油漆也陸續掉落,沙發主人發現沙發裸露的部分顏色不太對,仔細一看里面全是水泥。
10月8日,瀟湘晨報(報料微信:xxcbbaoliao)記者在某短視頻平臺上找到了發布相關視頻的作者,其為一名帶貨博主。從其發布的視頻看,這套沙發至少有9個座位,其中有兩個單座沙發的扶手處出現了裂痕,并露出了里面的水泥。
這名視頻發布者稱,“花了6000多買的實木家具竟然是水泥做的,這年頭還有什么東西是真的”。
視頻發布后,引發了很多網友討論。很多網友調侃,“這才是真材石料”,“這個真防蛀蟲防白蟻”。
不過,這名視頻發布者并未透露是購買的何種品牌以及通過什么渠道購買的這套沙發。瀟湘晨報記者私信這名視頻發布者詢問具體信息也尚未獲得回應。
有媒體發布的消息顯示,當事人陳先生稱,發現這個現象后他并沒有驚訝,反而覺得“說實在的,用了七八年,才有了這么一點裂縫,質量很好了”,但在采訪中也沒有透露更多細節。
也有網友質疑事件真實性,指出實木沙發和水泥做的沙發從音色上應該不難區分。
瀟湘晨報記者也采訪了長沙多位從業多年的家居行業業內人士,他們均表示,從未接觸過用水泥做的沙發,這個案例也讓他們匪夷所思。
一名受訪業內人士表示,他從未在市場上看到過類似產品,考察過廣東很多廠家,也沒有看過到有廠家生產過這種產品。從視頻看,涉事沙發的扶手在油漆面掉了之后就露出了水泥材料,從外觀上看,就是用模具澆筑了模型后直接圖上了仿木油漆。如果真是這樣,那用手敲一下扶手就能容易辨別是什么材質。如果沙發全身都是用水泥做的,因為水泥的密度比木材大很多,根本很難搬運。
業內人士稱,因為一些消費者迷信實木家具越重越好,所以在以前,有一些廠家會用一些劣質材料進行部分填充,比如用水泥來填充部分扶手或者沙發腳,來達到增重的目的,但僅僅是這些部位的部分區域,不可能全部用水泥填充,這些部位的最外部,還是用的10多厘米厚的木材。
在木制家具行業原料買賣和生產家具常見的造假方式有多種,以紅木為例,一是以假亂真,用材色相近、價格便宜的木材冒充紅木;二是以次充好,用低價位紅木冒充高價位紅木,例如用非洲花梨木代替緬甸花梨木等情況,因產地不同,花梨木的價格會相差數十倍;三是只是局部用料為紅木,一些不法商家會把邊料或其它材質的木材填充到家具當中,經過打蠟、上漆和膠磨等掩蓋方法處理后,很多紅木企業商家和業內專家都很難辨認。
業內人士指出,一般具備一定專業知識的消費者可以從紋理、木質聲音、手感上來區分是否是實木家具,比較科學的方式是查看家具的截面,但這幾種方法不一定對每個消費者都適用,最好的方式是在選購前要將相關細節寫入購買合同中,要求商家廠家出示相關證明,以便日后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