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據《廣西日報》消息 近日,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西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力求開創廣西能源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廣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能源保障。
《規劃》提出,到2025年,廣西能源年綜合生產能力達到4400萬噸標準煤以上,發電裝機總規模達到9400萬千瓦以上;建設投產一批支撐性電源和應急備用調峰電源;擴大風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30%以上,非化石能源發電量比重達到54%以上;人均生活用電量達到1000千瓦時以上,天然氣管網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初步建成西部陸海新通道能源合作走廊和北部灣國際門戶港綜合能源基地等。到2030年,廣西建設國家綜合能源基地取得決定性進展,廣西能源自主保障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展望2035年,基本建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非化石能源發電成為主體電源,人均用電量與全國平均水平同步增長,碳排放總量達峰后穩中有降。
在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方面,《規劃》要求加快推廣電動、氫能、天然氣和車用乙醇汽油等清潔能源交通工具,鼓勵重載卡車、船舶等使用LNG(液化天然氣)等清潔燃料。完善充換電、加氫、加氣站點布局,開展光、儲、充、換相結合的新型充換電場站試點示范,新建充電基礎設施8萬個,在南寧、柳州等市開展換電站應用試點,鼓勵傳統加油站、加氣站建設油氣電氫一體化綜合供能服務站,力爭新建和改造綜合供能服務站600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