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區向東發展已是不可阻擋之勢。且不論現在已生根落地的各大產業園區,擬議中的格力(桂林)產業園、大飛機航空輪胎生產基地也都將落址于七星區東部。
可以說,七星區乃至桂林,下一個十年向東看!
(相關資料圖)
日前,桂林市自然資源局發布了《桂林市長山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論證報告公示》(下簡稱《公示》),未來這一片區發展將轉向,如何轉,且看下文。
7400畝的長山片區控規調整
《公示》顯示,規劃用地范圍西至東二環路、南至桂磨路,北側及東側以湖塘路為界,總用地面積495.44公頃(約合7431.6畝)。
長山片區區域位置圖
規劃調整原因有三:
1.高鐵發展對汽車客運造成沖擊;
2.桂林市重大招商引資項目需求;
3.解決部分單位企業的發展需求。
主要規劃調整內容包含六點:
1.根據桂林市重大項目發展需求及高新區相關會議意見,本次調整取消了原規劃長途汽車客運站用地(A-7地塊)、物流倉儲用地(A-14地塊)、公共交通場站用地(A-9地塊)、軌道交通用地(A-15地塊)。
調整后,上述用地分別作為二類居住用地及中小學用地,取消的交通基礎設施在湖塘路北側另行選址研究。
2.將原規劃商業用地(A-5地塊)、商務用地(A-16地塊)、村莊建設用地(A-2地塊)調整為二類居住用地。
3.將原規劃村莊建設用地(B-40-1地塊)及小學用地(B-40-2地塊)調整為商業用地(兼容40%住宅),主要作為集體經濟預留發展用地;原規劃村莊建設用地(B-41及B-43地塊)調整為二類居住用地,原規劃二類居住用地(B-33地塊)則調整為小學用地。
控制性規劃調整前后對比圖
4.對原規劃的兩處旅游服務設施用地進行調整,其中B-36地塊分別調整為防護綠地及文化設施用地,B-5地塊調整為二類居住用地,同時將原規劃文化設施用地(B-44地塊)調整為二類居住用地。
5.為適應高新區產業的發展需求,將原規劃商業用地(E-15和E-17地塊)及居住用地(E-16和E-19地塊)調整為一類工業用地。
6.參考在編國土空間規劃方案,本次規劃將原規劃公園綠地(D-2地塊〉及防護綠地(D-1地塊)調整為生態綠地,調整后綠地總面積與原規劃基本持平。
調整后的長山片區控規
從整個控規調整的內容來看,增加了居住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和工業用地的比例,縮減的主要是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道路與交通設施用地。
控規調整意欲何為?
之所以會出現較大幅度的控規調整,與桂林市和高新區的城市發展密不可分。
首先從道路與交通設施用地的縮減來看,之前《桂林市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曾規劃要在長山片區建設汽車客運、貨運東站,同時軌道交通也將延長至這一片區。
但正如《公示》所說,高鐵發展對汽車客運的沖擊;疊加國家對于軌道交通審批的收緊,明顯這些規劃已經失去了兌現的可能性,因此調整也是順應時勢。
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縮減很有可能與原來規劃的桂林長山國際文化旅游城(田園綜合體)項目推進不暢有關。
七星區政府2019年9月發布的招商公告顯示,桂林長山國際文化旅游城(田園綜合體)項目東二環路旁,東臨馬鞍山,南臨桂磨路與湖塘路,西臨東二環路,北臨朝陽路,屬七星區朝陽鄉區域,擬用地約6000畝。
長山片區實拍
項目將打造“農業+文旅+康養+產業”多元發展的田園綜合體,建設現代農業、文化旅游、醫療康養、教育科研、運動休閑、度假酒店、居住、商業配套等項目,以及對山水林田湖草進行整治修復。
隨后發布的招商結果公示顯示,項目預投資方為陽光城集團廣西有限公司。
但隨著房地產市場的急劇變化,陽光城集團自顧不暇,這個項目的開發進展就變得遙遙無期。
而工業用地的增加無疑與整個七星區的發展方向有關。七星區已明確提出要構建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生物醫藥產業三大主導產業的發展體系。
長山片區實拍
規劃調整為整個未來七星區工業、制造業、高技術產業快速發展預留了發展空間。
最后說說房地產,此次調整居住用地的占比有所提升,主要集中在東二環路東側,同時還新增了一塊中學用地。再加上原來就規劃有的格力配套地塊,未來這片區有可能將成為七星區樓市新的熱點區域。
隨著現有的翡翠潮庭、彰泰·伴山云廬、交投·彰泰漓東新城等項目逐漸進入開發后期,可售房源減少,這一片區有著一定的補庫存需求。
居住用地的增加契合了市場與房企發展的需求。
彰泰·伴山云廬洋房實拍圖
規劃的特點是預測未來和規劃未來??匾幍恼{整是一個城市未來發展方向所在,也是我們購房置業的重要參照系。
你們對長山片區控規調整有什么想說的嗎?
來源:桂林房協 桂林市自然資源局 七星區人民政府官網 居桂林 網絡等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