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最近,在社交平臺上,“00后”的年輕人們都流行曬自己的“上學軌跡”——將自己從幼兒園,一路到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甚至是碩士博士的學校,用地圖定位的方式拼接起來,形成一條求學軌跡。大伙兒都怎么評價自己的上學軌跡呢?
打卡“上學軌跡”已經成了一種新型社交名片,各大平臺都有若干篇帖子手把手教你如何制作上學軌跡圖片,不少以“上學軌跡”為標題的博文也吸引了無數點擊量。
有網友感嘆:本以為“二舅文學”已經徹底終結了內卷,沒想到這代年輕人還在含蓄地搞“凡爾賽”。
一些博主將自己的“上學軌跡”配文:“一個從未被‘雞娃’過的人的上學軌跡”……”但顯示的定位一路都是好學校;也有網友分享“從年級倒數差生到世界前十博士生”,有人評價說:勵志,但也有人感嘆:太卷!
求學過程有艱辛,“上學軌跡”當然也有很多曲折的故事,不少網友就曬出了自己從鄉村小鎮,一路跌跌撞撞奔向高等學府、甚至是出國深造的心路歷程,雖自嘲是“小鎮做題家”,但也清晰地表示:“奮斗是人生最靚麗的底色”。這樣的觀點,也讓很多人產生了共鳴。
更多網友表示,曬學歷、曬“上學軌跡”只是一種自分享方式,大伙兒不必因為看到別人的優秀,就過于焦慮,在為他人鼓掌的同時,也別忘了為自己的夢想添磚加瓦。
話題調查
如何看待互聯網上的“凡爾賽”現象?
近年來,“凡爾賽”現象頻繁出現在各大社交媒體上。“凡爾賽”是一個網絡熱詞,是一種“以明貶暗褒的方式進行炫耀”的話術,也就是假裝抱怨,實則是在炫耀自己的套路。如何看待互聯網上的“凡爾賽”現象?歡迎您通過《新聞在線》的官方微博或微信來和我們說說您的看法和建議。
記者 | 游蕓 吳展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