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態調整到學習準備
收到錄取通知書
【資料圖】
“準高中生”該做這些“功課”了
近段時間以來,我市初中畢業生陸續收到高中錄取通知書。還有一個月,他們即將迎來高中階段的學習生活,對于準高一學生來說,如何利用假期做好初升高銜接,面對高考改革要做哪些準備?近日,記者采訪了桂林多所高中的老師,聽聽他們給學子們的建議。
調整心理狀態 適應新環境
“中考是選拔性考試,進入高中后,同學們的整體水平比初中會有一個較大的提升,曾經的初中‘尖子生’,或許變得不那么拔尖了,心理難免會有落差。”李明是市田家炳中學的一名家庭教育咨詢師,對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點有較深入的系統研究。
在李明看來,學生從初中進入高中后,已經完全能夠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因此要求獨立的愿望也日趨強烈。他們認為自己是高中生、成年人了,能分辨是非、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他們渴望得到父母、老師、朋友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而不是督促、教導和批評。
同時,與初中生相比,高中生對人際交往方面的要求更高。他們所理解的友誼不僅要有共同的興趣愛好,更要有共同的觀點、理想、信念,這也使得高中生之間的友誼更為深厚。
李明建議,準高一學生要利用暑假盡早調整心理狀態,過好心理這一關,以適應新的學習生活環境。要重新進行心理定位,要明白:進入高中,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線,有三年的時間足以不斷提高成績。
家長該為孩子做什么呢?李明建議,一方面要幫助孩子重新自我定位,使孩子明白“強中自有強中手”,要幫助孩子客觀地分析自己的長處和不足,不可盲目自大,也不可妄自菲薄,總之就是要讓孩子正確地自我評價。另一方面,面對孩子出現的沮喪、退步,要多點理解和耐性鼓勵,讓孩子不要說“我不行”,而是說“只要我現在努力,是可能辦到的”,這樣才能幫助孩子盡快走出低谷。
看淡中考成績 平常心迎戰高中
中考錄取結束之后,有的準高中生已經躊躇滿志、精神抖擻地準備踏上新的征程;也有的想為高中提前做些準備卻苦于無從下手;還有的仍沉醉在中考成功的喜悅中,忙著用游戲、聚會和度假來獎勵自己。
對此,桂林中學校長馬勁認為,中考成績是對初中學習成果的檢驗,成績高低,都不代表今后的人生成功或失敗,好好應對高中三年的學習才至關重要。他建議家長們,保持平常心面對中考成績,告誡孩子不要對已過去的中考成績過分在意,避免出現沾沾自喜和自暴自棄的思想,以平常心迎接高中學習生活。
馬勁指出,相對于初中,高中的學習跨越了知識和能力兩大臺階。高中的知識內容與知識結構與初中相比出現了兩個飛躍: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都大大提高。在能力方面,高中的學習對同學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抽象概括思維能力、邏輯推理思維能力、分析綜合能力、自學能力等等,都要求有較大的發展和提高。這就要求學生首先要樹立信心,其次是持之以恒,最后是掌握方法。
面對新高考改革,馬勁建議準高中生要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要培養自己的個性特長。一是對自己準備選考的X科目,既要培養對它的興趣,又要努力把這個科目學好。第二是要有自己熱愛的領域或技能,如電腦技術、書法、繪畫、音樂、體育等,力爭達到較高的水平。要擺脫千人一面的傳統軌道,讓自己的個性、創新精神和潛在才華得到發展。
暑期別懈怠 養成良好習慣
中考結束至高中開學,整個假期可以說是學習習慣和學習壓力的真空地帶。采訪中,老師們建議,暑期也不要懈怠,要注意養成良好習慣。應以知識銜接與能力培養為出發點,針對學生思維能力、遷移運用能力和心理調控能力的培養和輔導,讓準高一學生能在溫故知新的同時,養成受益終身的良好學習習慣。
李明認為,高一年級是高中三年的基礎。高一年級習慣培養的優劣,基礎夯實與否,直接關系到高二高三年級的學習效率。為切實有效抓好高一年級的教育教學工作,順利完成由初中學習模式向高中學習模式的過渡,初中升高中暑期銜接至關重要。
李明建議,家長要幫助準高一學生利用這個假期,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新學期打下基礎。
市第十八中學副校長唐軍英教的是高中英語。她認為,暑假是一個為初高中銜接做好充分準備的黃金時機,希望準高一的同學們能努力培養一些良好的語言習慣,以更好地適應高中英語學習。要養成泛讀的習慣、聽說的習慣、朗讀的習慣、積累的習慣,以及主動使用英語的習慣。建議準高一的同學每天讀半小時自己感興趣的英語小說、英語書、英語報、英語雜志等。可以用移動終端下載一些app進行聽力訓練。聽英文歌和看英文電影也是很好的訓練方式,可以有意地模仿電影中的對白進行口語練習。此外,多多模仿英美兩國人的發音,注意語音語調的自我糾正。
馬勁建議,高一學生在改進學習品質方面,首先要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如預習與聽課,復習與作業,鞏固與提升均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其次要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包括一般的通性通法,也包括各學科特有的學習思路與方法。
記者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