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來了,書記和市長“時時放心不下”孩子們的安全
全市全力防范中小學生溺水事件發生
(資料圖)
圖①:秀峰公安分局民警在漓江邊對市民開展防溺水宣傳。
圖②:桂林祥和水上應急救援服務隊正在勸離在危險水域游泳的市民。
圖③:秀峰街道解東社區針對學生群體開展防溺水宣傳。(本版圖片均由記者陳靜 攝)
□本報記者 陳靜 實習生 譚熠婧
暑期天氣炎熱,游泳池、河流等成了市民們的避暑首選地,同時,溺水事故也進入高發期。根據衛健委和公安部不完全統計,溺水已成為我國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殺手”,我國每年有5.7萬人溺亡,其中少年兒童占了56%。
進入7月以來,我市發生多起中小學生溺水事件,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被水流吞噬。我們在為這些悲劇的發生心痛惋惜的同時也注意到,防范中小學生溺水工作還存在薄弱環節,宣傳教育還不夠到位,家長監護仍然存在缺失,危險水域安全巡查還有待加強。
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對此十分重視,市委書記周家斌就7月12日雁山龍門大橋附近水域3名兒童溺水失聯事件作出批示,要求:全力以赴進行搜救。針對暑期溺水事件易發多發的情況,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壓實屬地和部門責任,加強源頭預防,加強隱患排查,強化宣傳教育,提高安全意識,嚴防此類事件再發。
市長李楚作出批示:全市各級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組織開展全面排查各類安全隱患,尤其是要排查、整改轄區內溺水事故多發地,嚴格壓實工作責任、完善工作措施、強化宣傳教育,全力防范中小學生溺水事件發生。副市長龍杏華也作出相關批示。
目前,我市各相關部門、單位正在采取措施予以落實。面對可能存在的溺水隱患,加強中小學生的暑期監護,教育引導孩子們不要私自下水,要在大人陪同下到安全水域游泳戲水,仍是最有效也最易實施的防范措施。
希望一個個用生命換來的教訓能夠為廣大市民尤其是中小學生和家長們持續敲響警鐘:珍惜生命,遠離危險,避免悲劇再次發生。
一次針對防溺水工作的電視電話會議
7月13日上午,桂林市防范中小學生溺水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市創業大廈會議中心舉行。市防范中小學生溺水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以及藍天救援隊、祥和水上救援中心等社會救援隊伍在市主會場參加會議,各縣(市、區)政府領導及相關部門在轄區分會場參會。
會議對我市目前防范中小學生溺水工作情況進行了通報,入夏以來,我市多地發生溺水事故,尤其是進入暑假,防溺水的形勢更是嚴峻。記者從會議上了解到,4月以來,我市各中小學校堅持開展放學前5分鐘和放假前30分鐘安全教育活動,要求學生熟知背誦和嚴格遵守“六不一會”。同時,制作“珍愛生命、嚴防溺水”專題警示教育片和“中小學生防溺水知識小課堂”動漫宣傳片,并組織學生觀看和撰寫心得體會。編印《防溺水知識匯編》,組織學生學習并進行開卷測試。各學校將防溺水安全教育納入課程計劃,通過“廣西學校安全教育平臺”開展防溺水安全教育。
4月以來,我市已經開展了2次防溺水督查,重點督查責任落實情況、學校宣傳教育情況、家校聯系情況、危險水域排查整治情況、落實水域巡查情況等。為了加強中小學生防溺水工作,市防范中小學生溺水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與17個縣(市、區)開展結對治理。
放暑假前,市教育局還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暑期防溺水工作的通知》,強化全體師生防溺水安全意識,督促家長切實履行監護職責,對孩子外出做到知去向、知同伴、知內容、知歸時。
會議要求,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要進一步加強家校聯系。暑假期間,按照“寧可事前聽罵聲,不可事后聽哭聲”的原則,各學校要建立“日報平安”制度,利用班級家長群,家長每天對學生安全情況進行報告,班主任每天向學校安全負責人報告,做到不厭其煩地每天提醒家長和學生,確保暑假結束時每位學生都能平安返校、不少一人。各學校要結合暑假期間“控輟保學大家訪”活動,開展“防范中小學生溺水大家訪”活動,多種形式強化家校聯系。
要進一步強化學生互相提醒機制。針對學生結伴游泳戲水的特點,各學校要成立學生防溺水聯防小組,根據學生家庭住址進行分組,通過訂立小組公約,加強對重點關注人員的監管,教育引導小組成員間加強相互提醒,及時發現制止學生私自違規下水玩耍及到危險水域游泳行為。
要進一步加強事件調查,強化問責追責。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要對每一起學生溺水事件進行調查,查清事件發生的根源。要倒查責任落實情況,嚴格追究失職行為。同時舉一反三,加強問題整改,堅決避免同一個地方多次發生學生溺水事件,切切實實把學生溺水事故降下來。
請遠離這些溺水事故高發區
看似平靜的漓江,其實不少水域因為航行、河道、水壩和早年挖沙等,暗藏兇險。“其實漓江水域沒有絕對安全的水域,只是這些水域因為游泳的人群相對較多,溺水的情況更多一些。”在采訪中,市公安局漓江分局漓江派出所所長白宇介紹。
今年暑期前,市公安局漓江分局先后走進6所中小學,一個社區,對8000多名學生進行了防溺水宣傳教育。同時,針對重點時間和水域,他們都派出警力定時巡航,發現無監護人的未成年人及時勸離并教育;有出現危險的情況及時開展救援。
他告訴記者,根據他們這一兩年對轄區的水域情況的掌握,大致總結出了這些溺水事故高發區。
伏波山段至逍遙樓一帶
這一帶因為離逍遙樓和伏波山較近,再加上堤岸比較平,經常有游客貿然下水發生溺水險情。靠近木龍洞的伏波潭一帶,水流湍急,水下巖溶地形復雜,深淺不一,水溫變動大容易抽筋,而且最深處可達十余米。
解放橋頭六匹馬附近
這是解放橋一帶游泳人員較多的區域,甚至還有人在解放橋玩跳水。但這里主航道水流湍急,船只來往頻繁,在此游泳極易發生撞船危險。另外,船只經過時產生的大浪和渦流容易導致游泳者嗆水窒息,極易引發死亡事故。再者,這里水草也十分豐茂,容易纏繞游泳者,致人溺水。
虞山橋至泗洲灣一帶
近年來,這一帶新修了河岸,游泳人群逐漸增多。但這里曾經多碼頭,水情復雜,有深坑跟暗礁。如果不熟悉水流情況。下水極有可能觸礁,或被水草纏住。即使水性好,恐怕也難以應對。
凈瓶山大橋附近
凈瓶山大橋水域新建設了壅水試驗壩,因水流落差形成滾水壩,游泳者會被吸進漩渦里難以逃脫。再加上這一帶水流急,河床地勢高低不一,還有大小不等的坑,非常危險。
龍門大橋附近
龍門大橋一帶河床高低不一,河道有挖沙和清理河道留下的大小不一的坑,今年在這一水域已發生溺水事故。
桃花江流域
該水域河道彎曲,河面寬狹變化大,堰壩多,徑流量大,水情復雜。該水域游泳者不少,不少市民對此段水域不了解,貿然下水極易發生危險。歷年來也有發生過不少溺水事件。
孩子遇到溺水情況,千萬不要做“孤勇者”
“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寧可他做膽小鬼。”入夏以來,市民黃女士轉發了一條朋友圈贏得了眾多朋友的點贊和轉發。黃女士說,自己是親身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在她念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班上有兩個男孩子因為私自下水在九娘廟一帶溺水身亡。后來從老師那里才得知,原來是其中一個同學出現了溺水,另一個小伙伴貿然施救導致的慘劇。黃女士說,另一個小伙伴是勇敢的,但這份勇敢付出的卻是自己的生命和親人綿綿無盡的眼淚與思念。
市消防救援支隊特勤大隊大隊長黃尚文結合自己參與溺水救援的經驗介紹,溺水事故發生時,貿然施救也是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他建議:當發現溺水者時,如果自身不會游泳,千萬不要貿然營救,應第一時間報警和呼救。然后嘗試尋找合適的救援工具,如救生圈、木板等。如果沒有漂浮物,也可以在書包里裝滿沒裝水的礦泉水瓶拋給溺水者。還可以尋找竹竿、樹枝等遞給落水者,也可以把衣服打成繩結,一頭拋給落水者。救人時要趴在地上降低重心,以免被拉入水中。
自身會游泳的情況下,可下水從背后或側面接近落水者,托起對方的身體讓頭部露出水面側游上岸。
“未成年人既沒有應對危險的經驗也沒有救助的專業技能,一旦救助難度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圍,就相當于是‘白白送死’。”黃尚文強調,未成年人沒有足夠的能力下水救溺水者,千萬不要下水救人,以免發生群死群傷的悲劇。也不建議手拉手施救,落水者力大無比,救援者稍不留神就會被拉下水,造成連環溺水的悲劇。遇到這類情況,孩子能做的,就是報警或求助成年人,讓更專業的人更高效地解決危機。
市民遇到未成年人在水邊,請多留個心眼
記者從漓江公安分局了解到,綜觀近年來的溺水數據發現,溺亡人員中近四成為學生,七成以上學生為留守兒童。針對學生溺亡人數占比較高的實際,加強學生監管,提升學生安全意識,是降低學生溺水事故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我們也加強了巡邏力量進行巡邏和勸離工作。”據了解,市海事部門在防溺水工作方面,除了繼續加強宣傳和救助,還安排工作人員和志愿者隊伍一起在漓江溺水事件易發水域、易發時間段開展巡邏和駐守,對下水游泳者進行勸離。下一步,海事部門將聯合地方涉水部門對桂林轄區尤其是漓江溺水事件易發水域、易發時間段、易發群體進行排查摸底,提高巡邏頻率,合理安排巡邏駐守;同時進一步完善制度方案,重點是應急救援及事后處置措施,協調岸上水上力量,形成長效機制。
“進入暑期,我們已經加強了重點水域的巡邏。但桂林河湖較多,單靠我們救援隊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希望能多一點‘夜屎佬’。”桂林祥和水上應急救援服務隊隊長張邦云介紹,他們救援隊專門負責水上的各類救援工作,每年7-10月份在江面上巡邏搜救。近期溺水事件頻發,他們也加強了高峰期和事故多發水域巡邏和勸導工作,在漓江橋、解放橋、泗洲灣、斗雞山、象鼻山、伏波山等水域有近10名志愿者在巡邏防范。
“一個個溺亡的事故告訴我們,避免溺水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危險區域。”張邦云坦言,對普通市民來說,路過戶外水域多留個心眼,看到沒有成年人陪伴的未成年人多留個心眼,及時將孩子勸上岸或者報警。“你的一次多管閑事挽救的或許是一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