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溫州女子在貝殼里畫魚騙過上千網友的視頻上了微博熱搜,播放量高達91萬。黃色螺紋的貝殼里,一條小白魚游在藍色的水灣;深藍的章魚搖曳著身姿;烏龜慵懶地趴在沙灘上……底下不少網友嘖嘖稱贊:“畫得好逼真啊!”“好手藝!”還有人在評論區尋求聯系方式,想要購買定制款。
陳雁繪制的樹脂畫作品
7年時間創作200多幅作品
視頻中的女子叫陳雁,是溫州洞頭人。大學畢業之后,曾做過一段時間的淘寶美編。2015年,陳雁在網絡上看到樹脂畫的圖片,覺得特別神奇,一下子就喜歡上了。但當時樹脂畫在國內并不流行,相關的信息也比較少,陳雁只好去各個貼吧尋找學習資料,買材料自己慢慢摸索。
幾個月后,陳雁畫出了第一幅魚,雖然作品比較稚嫩,但她內心很激動:“近看比較粗糙,拿遠了看,還蠻像的。尤其是顏色跟真魚很相似。”
因為陳雁從小在海邊長大,比較喜歡貝殼這一類的自然容器,經常就地取材,撿貝殼來創作。2017年夏天,她在洞頭仙疊巖景區外賣自己創作的樹脂畫,她至今都深刻地記著,一位游客在觀摩了她的樹脂畫后說,這是真魚吧,我都聞到魚腥味了。“聽到這句話,我頓時就笑了。因為在我的小攤旁邊,恰巧有幾張漁民晾曬的漁網,魚腥味其實是從那傳來的。但我心里特別開心,特別有成就感,覺得自己的技術得到了認可。”這給了陳雁很大的信心,不久后,她便辭去了工作,開始全職學習、創作樹脂畫。
與一般平面的繪畫不同,樹脂畫是通過樹脂和顏料的反復疊加,讓內容形成一定的空間立體感,產生立體逼真的視覺效果。
在學習的過程中,陳雁也曾遇到困難。立體感是樹脂畫最突出的特點,每一層樹脂鋪墊的厚度都會影響立體感的效果,每一層顏色的協調性會影響作品的逼真度。“樹脂太薄,凸顯不出層次感。樹脂太厚,容易和下一層脫節。顏色也是如此,魚的鱗片需要一層層上色,如果有一層的顏色不理想,最后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顏色和層次若想自然過度,只能多畫多練。”此外,樹脂與不同材質的容器結合,也會有不同的反應。
7年來,陳雁已經完成了200多幅作品。當記者問及目前是否有自己比較滿意的作品時,她笑言:“還沒有滿意的作品。但與前幾年相比,進步還是很明顯的。多年的反復實驗,讓我積攢了很多網上學不到的經驗。”
因喜愛樹脂畫結識丈夫
因為喜歡樹脂畫,陳雁還收獲了愛情。2015年,陳雁在貼吧尋找樹脂畫的學習資源過程中,認識了一幫樹脂畫“發燒友”。一群人組建了樹脂畫愛好者微信交流群,平常除了交流樹脂畫的繪畫技巧之外,大家還一起談天說地。漸漸地,陳雁發現群里有個男生和自己特別聊得來,并且,樹脂繪畫技術精湛。一來二往,兩人逐漸發展成戀人關系。“熟了之后才知道,我初學時觀摩的部分作品圖片都是他發的。”
2018年,陳雁結婚了。因為丈夫是江蘇人,陳雁便從溫州搬到了江蘇。沒過多久,兩人便成立牧鯉記樹脂畫工作室。陳雁負責拍視頻和社交媒體的運營,丈夫則專注創作,平常也接一些客戶的訂單。
2022年1月16日,陳雁丈夫創作的一則作品在抖音走紅,播放量超過1000萬。“算是小火了一下吧,有很多人都來咨詢,想要買畫。1月18日晚上,我們在抖音直播了三個小時,有很多人觀看,那天銷售額差不多有兩萬。之后我們又連續直播了兩個晚上,效果都非常好。三天時間,幾乎把所有的庫存全都賣出去了。”
雖然目前工作室的收入并不穩定,有時候訂單多,有時候訂單少,但她并不擔憂:“一直以來,我都是比較樂天派的。”
談及未來的計劃,陳雁說,她專心拍視頻,樹脂畫創作就隨心發揮。客戶的訂單基本由她老公負責。接下來想開個教學班,讓更多人能接觸到樹脂畫。
來源:溫州晚報全媒體、看溫州app
作者: 徐斌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