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20日),記者從桂林市生態環境局獲悉,今年第一季度,桂林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85天,同比增加12天,優良率為94.4%,優良率同比升高13.3個百分點。這是除2020年外(疫情影響),2016年以來優良天數最多的第一季度。
(資料圖片)
“桂林藍”離不開環境治理。每年春節,受煙花爆竹集中燃放影響,桂林往往會出現大范圍的重污染天氣。今年,桂林持續組織開展煙花爆竹旺季安全檢查及“打非治違”工作,共檢查煙花爆竹零售店(點)485家次,吊銷零售店(點)許可證18家,暫扣許可證19家。全市公安機關共查處煙花爆竹違法違規案件5起,行政拘留3人,行政處罰2人,共收繳非法煙花爆竹2000余件。
由于煙花爆竹燃放得到有效控制,桂林空氣質量明顯改善,市區空氣質量全優,達標率100%,未出現污染天氣。2022年正月初一,市區PM10濃度為29微克/立方米,PM2.5濃度為27微克/立方米,AQI僅為30。
桂林一院兩館(資料圖片)
此外,第一季度,桂林共啟動3次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各縣(市)區相關部門采取了工業企業實行錯峰生產或減產、加強道路工地及裸露堆場揚塵管控、嚴查露天焚燒違法行為、人工增雨等措施,精準應對污染天氣過程。
2021年,桂林制定《桂林市建設世界級旅游城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實施方案》,其中最重要的一環是:全力將漓江打造成為國內江河綜合治理典范和世界級生態環境保護樣板。
按照部署,桂林今年將完成桂林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桂林市琴潭千畝荷塘濕地項目、長塘水庫工程、漓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示范項目、桂林市秀峰區荷韻生態體育公園項目等5項生態環保提升工程的年度投資建設任務。
桂林漓江(資料圖片)
同時,桂林還將全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加快綠色轉型,及時對接自治區、桂林市重大項目以及“雙百雙新”等產業項目,開辟審批“綠色通道”,提供優質的生態環境保護服務。推動園區區域環境影響評價、園區污染治理集中設施建設,實施承諾審批制,提升建設項目、小微企業環評管理效能。
來源丨記者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