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①:斗雞山的影子倒映在江水中,像一個壇子。記者李思靜 攝
圖②:從大小洲上看斗雞山和穿山,好似兩只氣宇軒昂的公雞,十分有趣。 (漓江風景名勝區(qū)管委會供圖)
圖③:大小洲俯瞰圖。 (漓江風景名勝區(qū)管委會供圖)
圖④:大小洲上看穿山。 記者李思靜 攝
從凈瓶山大橋西端下來,沿漓江向北走上約600米,就能看到一座水流嘩嘩的壅水壩。在不少戶外玩家和攝影師的眼里,平平無奇的壅水壩也能拍出漓江大片,只需待陽光灑滿江面,壩上流下來的便不再是水,而是閃閃發(fā)光的“金子”。大小洲便藏身在這片“金子”里。
“大小洲”是周邊居民及洲上漁民對這片洲島群的慣稱,實際上這片洲島群含有四個洲島,分別是大洲島、小洲島、同心洲和竹福島(一說為鏡子洲),是由漓江千百年來的水流沖刷形成的堆積灘洲。目前,只有大洲島上還住有十來戶人家,其他的都是無人島。
位于凈瓶山與斗雞山之間的大小洲,在歷史上的出場也離不開這兩座奇山。打開《桂林市志》,“洲渚”一節(jié)不見記載,另辟蹊徑翻找“城南諸山”,不僅有“凈瓶山”“斗雞山”的“板路”,大小洲里的“大洲”一并出了場:“(凈瓶)山三面瀕水,北臨大洲,眺斗雞山、穿山、塔山景色,最為奇絕。”凈瓶山旁的竹福島也有了前身:“又澄潭回繞其下,前有一小洲浮起,如印如鏡,名鏡子洲。”
對照《桂林市志》,竹福島像不像鏡子另說,但平靜澄澈的江面絕對是一面鏡子。無船經(jīng)過時,凈瓶山、斗雞山,還有岸邊的草木完完整整倒映水中。此時,凈瓶完整了,斗雞山變成了一個壇子,山林草木在水下也蓬勃“生長”。原生態(tài)的岸邊植物本就姿態(tài)迷離,經(jīng)水面一“復制”更像進了萬花筒,變得奇幻起來。偶有撐船人踏竹排劃過,攪起圈圈漣漪,原來,桂林人從來都是生活在畫中的。
繼續(xù)在網(wǎng)頁里搜“桂林大小洲”,跳出來的還有不少“洲島原生態(tài)保持很好”的評價,最近一條便是虎年正月初六,有人在大小洲拍到白鷺群飛的影像,恍如仙境。事實上,這并非島上第一次出現(xiàn)鳥類足跡,去年4月,島上還被目擊到有一雄一雌兩只野生鸕鶿來訪,而像白鷺、夜鷺、黃鶯、天鵝等野生鳥也都是大小洲的“常住居民”。因此,說大小洲是“世外桃源”也不為過。
對于初次到洲島的人來說,光是找路上島就要花費一番功夫。大小洲不像訾洲、伏龍洲有修建好的渡橋,也不像螞蟥洲有村民自己搭建的浮橋。若想上島,只能坐船。小船尾槳推開清澈的江水,激起陣陣浪花,范仲淹曾形容洞庭湖水的“浮光躍金”用在此處亦不違和。洲島上空有白鳥呈隊列飛過,而近水面也不時能看到水鳥掠波的景象。這就讓游人在探索這片秘境時自動代入了陶淵明筆下“武陵人”的身份,“桃源”之名也算坐實了。
雖然住的人少,但大小洲不是一座荒島。甫一上島,成林的紅豆杉送來陣陣清涼。花架上也攀了不少紅豆杉枝條,垂下的“綠絲絳”帶著顆顆紅果子,煞是可愛。這里也是島上著名的“網(wǎng)紅打卡區(qū)”,網(wǎng)絡上的游客照大都出自這里——撥開天然的“簾子”,探出嬌艷的面孔,留下“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倩影。穿過小徑,眼前豁然開朗。茅屋、花圃、藤制藝術裝置,散落在草坪上,若仍只是拍照,就有些不解風情了。太陽正好時,在草地上打滾想來是最舒服的游樂。在這片漓江上的綠洲里,遵循天然本性才是最重要的。
風拂過草坪旁的果樹,發(fā)出“簌簌”的聲音。大小洲上種有檸檬和橘子,不過眼下不是收獲季,枝頭唯有一片綠。但開著小三輪過來修枝的果農(nóng)說,這里的檸檬特別香。在他的手機圖片里,應季的檸檬黃燦燦堆放在桶里,他把自己的拳頭和檸檬放在一起,竟然差不多大。“檸檬泡水喝,美白!”果農(nóng)強調(diào)道。
繼續(xù)繞島而行,此時再看四周那些經(jīng)口口相傳變得尋常的山水有了新趣味。就拿凈瓶山來說吧,從大洲島的南端看去,此時的凈瓶山如一頭呈臥姿的獅子,原本翹起的“瓶口”,成了揚起的“獅子頭”,這一角度景觀也被稱為“臥獅守江”。景觀指示牌上還寫,從大洲北端看兩岸的斗雞山和穿山,猶如兩只大公雞,這個角度的景觀被叫作“兩雞相斗”。
關于此處的獅子和斗雞,網(wǎng)上有擅板路者分享了一則民間故事。相傳,遠古時期,天上有兩只神雞被漓江山水所吸引,到來后卻爭食江中一小山(即塔山),造成江水暴漲危害百姓。天上的神仙發(fā)現(xiàn)后,派了神象(即象鼻山)從漓江吸水,但依然無法阻擋因兩雞相斗造成的水漫堤岸。很快神仙想了一個辦法,對著其中一只神雞射了一箭,這才讓兩只神雞停止了爭斗。為了防止兩雞繼續(xù)相斗,神仙又安排一神獅臥江而守,保護漓江兩岸的人民,于是就有了“兩雞相斗”和“臥獅守江”的景致。
日頭西斜,離島上岸。渡口因為前幾天漲了水,本就窄小的河岸又布滿滑膩,水草、樹葉摻雜其中。穩(wěn)當?shù)夭壬蠘翘荩鞘械臒艋鹋c喧囂愈來愈近,瓦窯村蜿蜒的過道塞滿了抄近路的汽車,鳴笛不斷。而回頭看,是靜沉沉的大小洲,風再拂過,高茂的鳳尾竹像一雙大手,送客回家,不比從前“漁翁披蓑侵暮歸,家家買魚趁晚炊”的熱鬧。
路書
導航搜索“凈瓶山大橋”,往瓦窯一端(西)壅水壩方向走,過凈瓶山進入瓦窯村,沿村道行至“幸福公寓”,進入其對面路口走到盡頭,右側有一小巷,拐入下梯可到岸邊,有多個渡口。也可導航至“安廈世紀城(東南門)”往岸邊方向走,亦可看到渡口。不過,渡口雖多,船卻不一定有,最好提前確認“島上有人”再出發(fā)前往。最后務必注意,島上正在進行工程項目,萬事安全為上。(記者李思靜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