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艷萍(左)正在幫周菊香打掃衛生。
鄧艷萍(左)正在幫周菊香準備吃的。
給老人送飯、收拾屋子、幫老人洗衣服;陪老人去看病、刷自己的醫保卡給老人買藥;做了好吃的都會想著留一份給老人……雖然非親非故,但鄧艷萍卻義務照顧了孤寡老人周菊香近十年,她們之間的故事,不僅感動了東江街道漓江社區的居民,更是讓周菊香的鄰居們交口稱贊。鄧艷萍的無私奉獻也帶動了自己的丈夫和兒子以及更多的人,讓孝老敬老、互幫互助的精神蔚然成風。
偶遇二十年前老工友
鄧艷萍今年72歲,是東江街道漓江社區的居民。2005年的一天,她和丈夫照常散步至濱江路,這時,一位讓她格外眼熟的老太太迎面走來,于是她試探地喊了一聲:“你是不是周師傅啊?好久沒看到你了。”
看著對面叫自己的人投來期待的目光,周菊香也愣了一下,仔細回想后,她終于想了起來,原來這個人是曾經和自己一個廠的老工友鄧艷萍。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鄧艷萍來到雉山路的原毛巾廠工作,因為她是新來的,所以對手頭的工作還不是很熟悉,不能很好地處理車不好的毛巾,那時坐在自己旁邊的周菊香注意到了,便幫鄧艷萍一起處理。休息時間,好心腸的周菊香也會教鄧艷萍一些工作上的小技巧,聊聊家長里短。
工作了幾年,鄧艷萍離開了毛巾廠,自那之后,她就再也沒有遇到過周菊香,直到2005年,她們在漓江邊上,重新遇到了對方,簡單交談后,鄧艷萍留下了周菊香的住址和聯系方式,說過段時間去看她。
鄧艷萍一直記得自己的承諾,過了幾天,她真的來到了周菊香家。鄧艷萍說,她和周菊香雖然是老工友,但是周菊香比較年長,比自己大22歲。再次相見,她才得知,周菊香的丈夫早就去世多年,她膝下無兒無女,平時只有兩個親戚偶爾來看看她。
周菊香很節省,家里都舍不得用電,煮飯也都是用的煤球,昏暗的家里,顯得格外臟亂,更顯得周菊香的孤單。那一次之后,鄧艷萍就常常來陪伴周菊香,慢慢兩人的關系越來越好,就好像當時在廠里休息時一樣,有說有笑,充滿歡樂。
連續八年為老工友送飯
2014年,上了年紀的周菊香身體不太好,不僅行動不便,連日常做飯也成為了一件難事。看到周菊香的狀況不好,鄧艷萍決定,每天來給周菊香送飯,到現在已經堅持了第八個年頭。
每天凌晨五點半,鄧艷萍就起來熬稀飯,蒸包子饅頭。到了清早七點半左右,她的丈夫就搭著她來到位于中山北路7號的周菊香家。到了周菊香家里,她把吃的準備好后,就順手打掃起了周菊香的屋子。
“周師傅年紀大了,不太洗得動衣服,經常一件衣服要穿一個月甚至更久,我就等天氣好的時候幫她洗好曬起。”鄧艷萍說,前幾天,太陽不錯,她把周菊香冬天的衣服都拿出來手洗,弄了差不多一整天。
“今年周阿姨已有94歲了,他們自己家里也還有一個百歲老人要照顧,而且他們家又不住在我們附近,天天都要兩邊跑。”周菊香的鄰居蘇阿姨告訴記者,這么多年,鄧艷萍一家人除了給自家老人送吃的外,還要風雨無阻地來給周菊香送吃的,有時候鄧艷萍有事來不了,鄧艷萍的丈夫就會過來,如果夫妻倆都沒時間,他們的兒子就會把吃的送過來,真的是一天都沒有落下,他們看到都覺得很不容易。
最近兩年,周菊香的身體每況愈下,下床走路也變得特別困難,鄧艷萍經常想著燉雞湯、排骨湯給周菊香送過來,有時候會一天跑兩三趟,看著鄧艷萍這么辛苦,周菊香總是讓她不要這么麻煩,怕周菊香心里有負擔,鄧艷萍常說:“我們給家里的奶奶煮的,順便帶點給你。”
而這些年,周菊香的鄰居也加入了照顧她的行列之中,鄧艷萍早已和周菊香的鄰居們打成了一片,大家經常商量著誰哪天煮什么好吃的送給周菊香,一起用關愛為周菊香筑起了溫暖的城堡。
貼心照顧把她當一家人
從2005年的再次相遇到現在,鄧艷萍家早就把周菊香當成了一家人,看到周菊香家里的吊頂被白蟻蛀空快脫落了,鄧艷萍的丈夫聯系周菊香的另一位工友一起把吊頂修好。看到周菊香經常吃的藥沒有了,鄧艷萍就會刷自己的醫保卡幫她買藥,甚至自費上千元為老人買強化骨骼的藥品。除了這些繁雜的小事之外,周菊香的身體有什么不適,鄧艷萍都會過來照顧。
“艷萍啊,周阿姨發燒了不愿意去醫院,你來勸一下嘛。”一天,鄧艷萍接到了蘇阿姨的電話,便馬上來到了周菊香家,在鄧艷萍的耐心勸說下,周菊香終于愿意讓鄧艷萍帶她去醫院看看,到了醫院,掛號、打針、取藥全都是鄧艷萍一手操辦。
這兩年,周菊香的眼睛也看不太清,耳朵也聽不太明,連平時用于聯系的手機都撥打不了,有什么事都不能直接聯系到鄧艷萍。一天,周菊香在家里不慎摔倒,頭被磕出了血,她好不容易爬到家門口,等待著路過的鄰居發現她,沒多久鄰居路過聽到了她的求救,便聯系到了鄧艷萍。
和家人一起將周菊香送到醫院,鄧艷萍終于松了一口氣。鄧艷萍說,他們早就跟周菊香處出了感情,就像自己家的老人一樣。
其實,周菊香也早就把鄧艷萍當成了自己的女兒。周菊香總跟自己的鄰居說,自己雖然沒有孩子,但現在鄧艷萍就跟自己的女兒一樣,甚至比親女兒還要好。而這些話,周菊香從沒有當面對鄧艷萍說過,只是有時麻煩鄰居買些雞蛋、紅棗等送給鄧艷萍,用自己的行動感謝著她。
鄧艷萍和她的丈夫說,周菊香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在接觸的這么多年間,他們也聽說過周菊香很多的故事,比如年輕時在廠里,每月雖然只有十幾塊的工資,但也會拿出錢來給其他工友的孩子讀書;鄰居沒時間照顧孫子時,她都會搭手幫忙。其實,他們這些年對周菊香的照顧也都是順手而為之的事情,只要看到周菊香身體健康,笑口常開,他們就很高興和滿足了。
記者周子琪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