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公路“最后一環”何時打通?
市交通運輸局:鄉鄉通二級或三級公路率98.5% 最后兩條路積極推進中
九屋至蘭田公路已經改造完工。記者林揚 攝
農村公路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先手棋”,一直牽動著老百姓的心。近年來,廣西大力推進“四建一通”工程建設,鄉鄉通二級或三級公路是其中一大目標。
來自桂林市交通運輸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市管養農村公路中,134個鄉鎮已有132個通二級或三級公路。打通公路“血管”對鄉村振興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那么,全市最后兩條“鄉鄉通”公路進展如何呢?
1 去年12月兩條二、三級公路通車
“四建一通”工程是指鄉鄉通二級或三級公路建設工程、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建設工程(包括危橋改造工程)、農村公路“暢返不暢”整治建設工程、建制村窄路拓寬改造建設工程和建制村通客車工程。
據了解,截至2021年底,全市管養農村公路總里程達14045公里,列全區第二,全市134個鄉鎮、1654個建制村實現鄉鄉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建制村通暢率達100%。在134個鄉鎮中,已有132個通二級或三級公路,鄉鄉通二級或三級公路率98.5%,超全區8個百分點。
去年12月,靈川境內的九屋至蘭田公路和恭城境內的大石橋至水濱公路(栗木至觀音段)雙雙通車。
靈川九屋至蘭田公路,是連通靈川縣蘭田瑤族鄉的主要通道,公路起點位于九屋鎮江頭村,終點為蘭田瑤族鄉蘭田村,全長23.69公里,原為四級公路,路基寬6.5米,瀝青碎石路面寬5.5米,2019年列入自治區“四建一通”通鄉(鎮)二、三級公路改造項目,按三級公路標準改造,路基寬7.5米,路面寬6.5米,瀝青混凝土路面,項目總投資11246萬元,項目于2019年底開工建設,分2個標段施工,于2021年12月完工。當前,九屋至蘭田公路楊柳界右側挖方邊坡治理工程正在施工。
恭城大石橋至水濱公路(栗木至觀音段),同樣是2019年“鄉鄉通二、三級公路”項目,該項目起點位于栗木鎮大石橋,終于觀音鄉觀音小學,建設里程8.5公里,總投資5550萬元,提級改造后為二級公路。至2021年12月15日,該項目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并通車。
2 道路通暢村民增收
靈川縣九屋鎮是桂林著名的“避暑勝地”,每到夏季,當地的農家樂會爆滿,游客爬山看瀑布、下河游泳、吃農家飯……九屋至蘭田公路起點位于江頭村,是去往山里體驗休閑旅游的必經之路,在道路未改造前,高峰期堵車一直是游客們頭疼的問題,很多桂林人對這條路的印象就是路窄、難走。
近日,記者駕車體驗了這條新建成的三級公路。公路兩側風景優美,道路平整,中間有明顯的標線隔開兩個車道。據當地村民介紹,以前從江頭村到黃梅村,高峰期遇到堵車可能需要1個小時,有些窄的地方根本無法會車,而記者此行20多分鐘就從江頭村到了黃梅村。
黃梅村黨支部書記石金華告訴記者,當地農戶主要經濟收入來自農產品和休閑旅游,農產品主要是柑橘、蔬菜、竹子,以前受制于交通,很多老板不愿意派車進來拉農產品,道路坑洼也會導致農產品損壞率變高,間接影響了當地農產品的銷售。“去年路修通了以后,正遇到柑橘銷售的黃金時期,明顯感覺進來收果的老板多了。”
道路暢通,對于當地旅游業發展同樣大有裨益。“整個九屋有近40家農家樂,我們村就有10多家,去年在修路,夏天游客都是爆滿的,預計今年夏天來旅游的人會更多。游客多了,能夠促進本地農產品銷售,也能吸引更多人留在本地務工。”石金華說。
恭城大石橋至水濱公路(栗木至觀音段)提級改造后,觀音鄉終于開通了通往縣城的公交車,大大方便了當地群眾。
“從縣城到觀音鄉必須走這條路,老路建成十幾年,早就很難走了。以前從栗木開車過來,短短10公里要走半個小時。現在路修好了,7分鐘就到了!”觀音鄉觀音村村干部毛健裕說。“我們村的主要經濟作物是柑橘、水稻和木材,瑤鄉民族文化旅游也是我們的亮點,這條路修通了,正好又趕上柑橘3年掛果豐產,今年人均年收入至少可以增加幾千元。”
3 交州至區礦公路即將開工
隨著去年兩條二、三級路通車,目前桂林僅剩下最后兩個鄉鎮未通二級或三級公路。記者了解到,當前最后兩個工程項目均在積極推進中,但在建設過程中也有各自的困難。
龍勝交州至區礦(三門段)公路改建工程全長18.8公里,按三級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30公里/小時,路基寬度7.5米。前面15.8公里基本利用原有道路線形,橋梁段為完全利用,對橋梁原有水泥混凝土橋面進行利用,沿線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完善沿線設施;后面3公里繞三門鎮路段按新建道路進行設計。
截至目前,該項目完成了立項批復(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施工圖設計批復等。其他的審批事項正在辦理中。今年1月份,已完成第一標段招標工作,計劃下個月進場施工,其余標段逐步推進。
龍勝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介紹,當前項目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資金缺口巨大,征地及項目前期費用嚴重不足。“我們正積極向縣人民政府匯報,并抓緊研究項目建設資金籌措方案,積極與各單位、鄉鎮協調配合,為工程施工打下良好基礎。”
臨桂區五通至黃沙三級公路工程項目起點位于五通鎮五通大橋,終點位于黃沙瑤族鄉黃沙橋,線路全長35.9公里,全線路基寬度7.5米、路面寬度6.5米。其中,提前實施建成1.91公里,其他路段已完成施工招投標工作,目前主要開展沿線水毀路段施工。
該項目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項目用地審批工作推進困難,需待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取得上級批準后方能辦理用地預審、用地批文;項目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已經編制完畢,林地審批手續已報到自治區待批準;因征地款未到位,征地工作進展較慢。
臨桂區交通運輸局同樣在積極克服各類困難,目前正持續跟進項目用地手續辦理;加快林業用地審批進度;推進項目征地進度;盡快完成水毀項目施工,為三級公路建設創造較好的施工條件。
桂林市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表示,今年,市交通運輸局將全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全面完成“四建一通”工程建設任務,目前除“鄉鄉通二、三級公路建設”工作,其他工程都已完成。
對于一些剛性要素的制約,會積極建議自治區層面出臺農村公路建設土地林地、環評等方面的支持政策,簡化農村公路建設相關審批手續,適當采用容缺辦理機制,及時開辟農村公路建設項目相關審查、審批“綠色通道”。資金方面,目前針對交州至區礦項目,自治區財政廳已于本月下達補助資金1000萬元。
記者林揚
通訊員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