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亂采食野菜,不吃發芽土豆,慎食冷凍海產……春回大地,萬物復蘇,食物容易腐敗變質,各種病原微生物滋生繁殖加快,食源性疾病進入易發、高發、突發期。3月20日,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發布風險提示,提醒市民避免春季發生食物中毒。
隨著天氣變暖,各種野生菜、野蘑菇陸續生長發芽。市民外出踏青時,不要隨意采摘野菜和野生蘑菇,以免誤食中毒。采購蘑菇應選擇正規的超市、農貿市場并保存好購物憑證,不要在商販處隨意購買。
春季是馬鈴薯(土豆)的發芽期,發芽的馬鈴薯含有大量的龍葵素,食用后會引發食物中毒。市民需要注意,勿食用發芽或皮肉大部分變為青紫色的馬鈴薯,同時應將馬鈴薯存放于干燥、陰涼處以避免發芽。
四季豆是人們普遍食用的蔬菜,生四季豆中含皂甙和紅細胞凝集素,對消化道有強烈刺激性,可引起出血性炎癥,并對紅細胞有溶解作用。烹調時,應將四季豆充分加熱、徹底炒熟,方可放心食用。
近期,柳州市市場監管局12315指揮中心接到幾起關于海鮮類食品的消費投訴。其中,市民覃先生反映稱,其在某水產品冷凍店購買三文魚、北極貝、希鯪魚、虎蝦等刺身,食用后出現嘔吐腹瀉癥狀,經醫生診斷為急性腸胃炎。
春季是海產品的產出淡季,食客往往選擇冷凍海產品一飽口福。由于存放時間過長或存放不當,冷凍海產品容易腐敗變質,產生胺類、可溶性毒蛋白、吲哚、惡臭素等有毒害的物質,加熱并不能徹底破壞。因此,春季應慎食冷凍海產品,變質的海產品切不可食用。
自治區市場監管部門提醒市民,一旦發現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可致電12315進行投訴舉報。
來源丨南國早報記者 趙勁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