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橋下,愛好音樂的老人們趁著天氣好,聚在一起即興演奏。
南溪山公園部分櫻花綻放,春上枝頭。
古南門前,春光大好,游人明顯增多。
2月27日,天氣晴好,榕湖景區里,老人孩子都出來活動。
煙雨散去,漓江風平浪靜。保潔員在江面清理打撈垃圾。
安新小區經過改造后,小區環境迎來“春天”。居民閑暇時光在小廣場上打羽毛球。
難得天晴,中華路上的居民在晾曬衣被和毛絨玩具,小狗也撒起了歡。
□本報記者蘇展 通訊員李國星 支榮/文 記者蘇展/攝
在經歷了漫長的濕冷冬季之后,氣溫漸漸回暖,久違的陽光再次光臨桂北大地。遲來的暖意治愈著這座城市的每個角落。
對于常年露天作業的鐵路工作者陳軍而言,不下雨的日子彌足珍貴。從去年年底開始,他所在的桂林工務段便開始持續開展防洪基礎設施清理工作。他們要趕在今年雨季到來以前把鐵路周邊影響防洪的危石雜草全部清除。陳軍與其他12名隊員每天要清理邊坡雜草大概1000平方米。“遇到下雨天進度會慢30%。”
上一輪的持續降雨加上低溫對“陳軍們”而言并不友好。“有天因為山體濕滑,整個人從陡坡上滑落,辛虧有安全帶綁著。”陳軍說,這項工作將持續到3月中旬,趕在桂林新的雨季到來之前,沒有什么比晴天更讓他感到振奮,“趁著天晴能多干就多干點。”
與天氣同樣向好的是百色地區疫情。2月24日,桂醫二附院第一批支援百色醫療隊隊員全員凱旋,廖佳哲是其中之一。
廖佳哲的丈夫是一名現役軍人。去年5月兩人領證,婚后一直各自忙于工作,沒有時間舉行婚禮。春節前夕,廖佳哲的丈夫請了辦婚禮的假和探親假,準備春節過后舉辦婚禮。不料2月6日廖佳哲接到赴百色支援的通知,她義無反顧踏上征程,一場本屬于春天的婚禮被推遲。“走的時候他說不必有后顧之憂,全力支持我的工作,在家等我平安歸來。”“婚禮到今年9月再辦吧。”在春光中歸來的廖佳哲,話語中沒有遺憾。
冬去春來,初春也許是一年之中最具“治愈感”的季節。凜冽之后,公園里櫻花初開;陽光灑下,女人清洗晾曬衣被還有毛絨玩具;煙雨散去,漓江風平浪靜,岸邊老人再次吹響薩克斯管,樂聲婉轉悠揚……
“春無三日晴”,桂林的春天大部分時間是潮濕的,但人們依然期盼春天,欣喜并珍惜漫長雨季里時不時出現的那一束陽光。而那每一張向陽而生的面孔也組成了這城市最美的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