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上午,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有關情況,并就提高冷鏈惠民水平、補齊產地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短板、提高冷鏈物流運輸服務質量、冷鏈物流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村消費雙提升、供銷系統公共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網絡建設等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張大為表示,交通運輸部將重點開展以下工作:
一是完善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因地制宜推動完善港口、機場、鐵路貨站、公路貨運站冷鏈物流設施,拓展冷鏈物流服務功能。
二是推動冷鏈運輸技術裝備升級。進一步研究完善冷鏈運輸車輛準入條件,推動車輛出廠前安裝符合標準要求的溫度監測設備。推廣應用標準化周轉箱、托盤等運載單元以及冷藏集裝箱、蓄冷箱等單元化冷鏈載具,逐步替代“泡沫箱+冰袋”等冷藏保溫方式。
三是創新冷鏈運輸服務模式。引導冷鏈物流企業加強與果蔬、水產、肉類等生產加工企業的聯盟合作,發展公路冷鏈專線、“生鮮電商+冷鏈宅配”、“中央廚房+食材冷鏈配送”等模式。積極發展國際冷鏈直航快線、冷鏈國際班列、國際生鮮包機等業務,提高國際冷鏈運輸服務水平。
四是健全冷鏈運輸法規制度和標準。研究細化冷鏈運輸企業、車輛、從業人員管理要求,加大《冷藏保溫車選型技術要求》《冷鏈寄遞保溫箱技術要求》等標準的宣貫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