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經濟藍皮書》發布會暨中國經濟形勢報告會”12月6日在北京舉行。藍皮書分析指出,未來一段時期,全球經濟將延續復蘇走勢,但復蘇面臨不確定性。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8.0%,2022年中國經濟增長5.3%左右。2021年中國經濟實現預期目標已無懸念,那么2022年中國的經濟又將面臨什么樣的挑戰?中國經濟,明年如何穩增長?
今年中國經濟,表現如何?
12月7日,海關總署公布前11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規模超去年全年。今年1—10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133萬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的經濟增速為9.8%......一系列的數據顯示,實現年初制定的全年經濟增長目標,已毫無懸念。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會是近幾年來最早召開的嗎?
上海社科院國家高端智庫顧問 王戰教授: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明年要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所以這段時間我們的經濟工作能夠健康穩定發展是非常重要的,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會有所提前,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三季度同比增長4.9%,較前兩個季度有所放緩,明年經濟增長的壓力還是不小?
上海社科院國家高端智庫顧問 王戰教授:
今年在一季度的時候對全年經濟形勢就有所估計,預計會呈現出“前高后低”的趨勢。但是從兩年平均增長的速度看起來,第三季度4.9%確實是比預計要低,這個低就說明我們經濟下行是有壓力的,疫情以后的“V字形”的反彈期已經過去了。這次經濟工作會議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對形勢進行預判,要提出很多有力的措施,使得明年的經濟工作能夠做到穩字當頭,穩中求進。
明年經濟工作的總基調,在繼續保持“穩中求進”時,還增加了“穩字當頭”,如何理解“穩字當頭”?
上海社科院國家高端智庫顧問 王戰教授:
“穩字當頭”是基礎,打好基礎才能達到“穩中求進”的方向和目標。(1)當前國際形勢是非常嚴峻的;國內又是非常緊要關頭,現在是“十四五”是開局之年,在“二十大”之前特別需要能夠把經濟穩住。(2)現在經濟本身有下行的壓力,因此在具體工作中,一些會影響就業、影響GDP的舉措,不能在一個時間段里集中推出來。因此中央這個定調是非常有針對性的,“穩字當頭”就是所有現在出臺的政策,和各地方、各部門將要推出的一些舉措,首先要考慮到不影響GDP的增長,不影響就業。
如何理解明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
上海社科院國家高端智庫顧問 王戰教授:
經濟工作會議每年都會涉及金融政策、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針對新形勢會有一個搭配,一般說貨幣政策主要是管總量的,而財政政策更多管的是結構性的。央行宣布全面降準釋放1.2萬億資金,其實這不是發行貨幣,而是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樣會使銀行的整個資金結構進一步優化,這些錢可以用來支持實體經濟,然后它和積極的財政政策結合起來,對中小微企業、綠色發展,對創新企業的發展,都會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而不是大水漫灌的政策,精準是要有效,一分錢要花出遠遠高出一分錢的效果來。
2022年經濟工作,怎么干?
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的會議,提出要從微觀政策、結構政策、科技政策、改革開放政策、社會政策等多方面發力,做好明年的經濟工作。2022年中國經濟,如何實現“穩字當頭、穩中求進”?
中央政治局會議為何首次提出促進“消費”
上海社科院國家高端智庫顧問 王戰教授:
從雙循環戰略的角度看,現在外資、外貿的數據都在20%、30%以上,應該說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這部分還相對較好;而從國內大循環來看,國內需求還是低。這要考慮到從去年開始因為疫情,其實老百姓的貨幣購買率是受到影響的。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不僅僅是消費的促銷,比如說雙十一促銷手段,更要在收入分配方面增加中產階級,還有在擴大就業等等方面發力。
推動新的生育政策落地,為何寫進中央政治局會議?
上海社科院國家高端智庫顧問 王戰教授:
人口政策是非常重要的政策,因為一個國家的基本國情實際上就是人的問題。我們現在人口負增長的苗頭已經出現了,因此中央這次關注生育政策是非常及時的。三孩政策和當前鼓勵生育的政策應該是兩步走,不能說一步就跳到三孩政策,首先要做的是鼓勵積極生育的政策,這方面其實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現在結婚率及婚育的年齡方面都有一些問題,這個問題是需要好好去認真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