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官網消息,12月3日,國新辦舉行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最新籌辦進展以及延慶、張家口賽區籌備情況新聞發布會。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運行指揮部調度中心執行主任閆成,北京冬奧組委新聞宣傳部部長、北京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趙衛東,北京冬奧組委殘奧會部部長楊金奎,北京市延慶區區長于波,河北省張家口市市長趙文鋒介紹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最新籌辦進展以及延慶、張家口賽區籌備情況,并答記者問。
北京市延慶區區長于波表示,在雪務保障方面,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從11月15日已經開始正式造雪,預計到明年1月中旬能夠完成造雪的任務。延慶賽區在整個造雪過程中始終堅持多元蓄水、循環用水、科技節水,確保既滿足冬奧會造雪用水的需求,又不會對區域的用水安全和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于波指出,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優先利用收集儲存的天然降水、地表徑流等作為人工造雪的水源。延慶地區降水量充沛,特別是今年以來全區累計降水量739.9毫米,比過去5年平均降水量508.3毫米多了231.6毫米。另外,今年11月6日,北京迎來了今冬的初雪,延慶冬奧賽區降雪量達到19.5毫米,屬于暴雪級別。另外,賽區還建設了三座塘壩和蓄水池,總計可以蓄水約18萬立方米,最大限度地存蓄地表水用來造雪和綠化養護等。除了天然降水之外,造雪另外所需要用的水由區域內的佛峪口水庫和白河堡水庫聯合提供。據統計,冬奧會賽時需水量僅占延慶地區現狀用水量的1.6%,占延慶本地區水資源總量的千分之四,多元蓄水,充分保障了高山滑雪中心造雪用水的需求。
他介紹,整個延慶賽區在建設規劃、工程管理、生活利用等各個方面都采取了節水的措施,一方面,融雪水通過賽區內的溝道匯流收集到一座塘壩內,用于下一個雪季的造雪和平時賽區的綠化養護等,從而形成了造雪用水的內循環,最大限度節約保護水資源。另一方面,賽區內還建設了一座污水處理站。作為冬奧配套的市政工程設施,達標處理后的再生水可以用于道路澆灑、綠化、灌溉、廁所沖洗等,循環用水的措施大大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高效節水人工造雪設備和智能化的造雪系統,通過對氣象等情況的實時監測,選擇最適宜的條件下啟動造雪機,并根據外界環境動態保持最佳的造雪效率,避免水資源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