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沃森生物(300142.SZ)披露了2021年一季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34億元,同比增長286.45%;歸母凈利潤3215.88萬元,同比增長277.50%。公司以重磅疫苗產品激發市場潛力,創下一季度最好業績。2021年的沃森生物,定下了兩大目標:將自主疫苗產品賣到更多的國家,成為疫苗領域的國際品牌;同時研發領域實現突破,全力推進mRNA新冠疫苗、HPV兩類疫苗等產品的進程,為人類免疫事業“添磚加瓦”。
重磅疫苗激發市場潛力
報告顯示,沃森生物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以下簡稱“PCV13”)及原有疫苗產品銷售量增加,致公司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加。
自2020年4月起,沃森國內營銷團隊僅用8個月的時間即實現了30個省的準入,成功舉辦了22個省/直轄市“沃安欣”省級上市會,在27個省/直轄市順利舉辦省/市級首針活動,實現了該產品國內2007個區縣采購。截止到2020年底,沃森已上市疫苗產品覆蓋了全國30個省份,2200個區縣。同時,沃森生物各類產品批簽發數量也有所增長。其中,Hib疫苗批簽發量增長率為56.15%,AC多糖疫苗為22.06%,ACYW135多糖疫苗為69.08%,23價肺炎疫苗為32.76%。子公司玉溪沃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玉溪沃森”)獲批簽發產品數量合計974.94萬劑(瓶),較上年同期減少10.14%,主要因百白破疫苗一季度批簽發數量較少。
據藥渡數據顯示,隨著每年新生人口數量的趨于穩定,如百白破這類一類疫苗市場已經處于相對飽和的階段,大部分一類疫苗的批簽發數量遠大于市場需求,一類疫苗占主導地位的趨勢逐年下降。近年來,如PCV13這類二類疫苗市場增速明顯,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對疫苗帶來的預防意識的增強,我國二類疫苗的市場應會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尤其是在重磅產品領域。除自主疫苗產品銷量及批簽發數量增長的同時,沃森生物應收賬款的回款力度也得到加強,一季度實現回款4.42億元,有效增厚當季業績。
“沃森”或成國際疫苗品牌
2021年的沃森生物有兩大目標:產品賣到更多的國家和mRNA新冠疫苗產業化。在國際戰略合作方面,沃森生物此前已與多個國家達成合作,其中包括與埃及衛生部達成腦膜炎系列疫苗的供貨協議,在2020年實現的23價肺炎多糖疫苗產品的首次出口,如今公司新增的疫苗PCV13也走向了國際,將銷往摩洛哥。
公告顯示,玉溪沃森于近日與摩洛哥MarocVaxSarl公司達成合作,2021年PCV13在摩洛哥的銷售量預測為200萬劑。當完成技術轉移后,MarocVax將從玉溪沃森采購半成品原液,采購的原液量至少等同于200萬劑疫苗成品。MarocVax承諾從第2個商業年開始的每個商業年度至少達到80%的銷售量預測。
沃森生物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截至2020年底,公司產品已遠銷海外15個國家。與此同時,公司成功推進WHO-PQ臨床試驗,四價流腦疫苗在馬里的國際臨床試驗啟動,實現了公司海外臨床零的突破。
研發創新航線上“逐夢”
另一方面,在業績大增的背景下,為了盈利的可持續性,沃森生物也在持續加大疫苗產品項目研發投入。一季報顯示,沃森生物研發費用為5157.64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3868.42萬元,增幅為300.06%。
公司表示,目前重點研發項目進展順利,mRNA新冠疫苗已進入臨床二期尾聲,處于國內該路徑研發進度前端。新冠疫苗產能或需再擴大。
全國疫苗產業的通力合作,保證了關鍵地區疫苗接種工作的順利鋪開,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急診內科主任陳國兵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就云南目前的疫苗供應來說,可以保證在三到八周之后,接種第二針新冠疫苗。云南接種點數量還在持續增長。”后續沃森生物新冠疫苗研發的突破,將為我國疫苗全球供應增添新的力量。在研發創新“航線”上,沃森生物從未懈怠。
近日,沃森生物與圣諾生物醫藥技術(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圣諾生物”)及美國圣諾簽訂合作協議,共同開發其抗流感病毒的小干擾核酸(siRNA)創新藥STP702。圣諾將這一標的藥物獨家授權給沃森生物。據丁香園論壇專家解釋,核酸干擾(RNAi)是一種細胞內基因沉默現象,可通過對應的小干擾核酸(siRNA)分子實現靶標mRNA的降解。這種基于小干擾核酸的先進治療方法可作為靶向抑制劑,提供了一個可追蹤策略來對抗流感病毒致病機能。也是沃森生物在核酸藥物領域的再一次探索。
沃森生物的“夢”曾看似遙不可及,如今卻一個個逐步實現。從首個國產PCV13的突破,再到mRNA疫苗的階段性突破,“逐夢”征途尚未停歇。除新冠疫苗外,沃森生物表示,在新產品研發和產業化方面,公司還將集中優勢資源全力推進二價HPV疫苗申報生產和上市的工作;同時,進一步加快九價HPV疫苗、ACYW135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的臨床研究和產業化進度,早日實現產品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