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14日電 (記者 阮煜琳)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14日通報,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河北省發現,邯鄲市落實鋼鐵去產能工作不力,存在違規建設鋼鐵項目、虛假置換鋼鐵產能等亂象,產業結構調整落實不力,相關部門監管形同虛設。
國家有關文件要求,嚴禁鋼鐵等行業新增產能,對確有必要新建的必須實施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邯鄲市作為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現有16家鋼鐵企業,生鐵產能每年4273萬噸,粗鋼產能每年3873萬噸。
督察發現,在國家嚴格控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推進鋼鐵行業去產能明確要求下,邯鄲市一些鋼鐵企業仍明目張膽違規建設鋼鐵項目。河北新金鋼鐵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金鋼鐵)2021年拆除原2號高爐后,在未取得能評、環評等相關審批手續情況下,在原2號高爐南側空地上違規開工新建一座1260立方米高爐,涉及產能116萬噸。河北新武安鋼鐵集團烘熔鋼鐵有限公司也在未取得相關審批手續情況下,于2021年底違規開工建設一座1580立方米高爐,涉及產能137萬噸。
2016年,新金鋼鐵一座450立方米高爐被納入河北省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工作方案,應拆除退出。督察發現,新金鋼鐵為保留已建成投產的450立方米高爐產能,用尚未建成的600立方米高爐頂替化解產能任務,并獲得獎補資金6383萬元人民幣。市、縣兩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對該公司以“偷梁換柱”方式完成化解過剩產能任務、獲取國家獎補資金行為視而不見,確認其完成了鋼鐵行業過剩產能化解任務。
按規定,“列入鋼鐵去產能任務的產能不得用于置換”。但督察發現,邯鄲鋼鐵公司2019年違規將該1000立方米高爐參與其老區搬遷產能置換,作為正在建設的新廠區置換產能指標來源之一。
督察組指出,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