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紀陶的辦公桌上送來了一份最新的招商工作進展匯總:一季度在談項目48個,總投資超150億元。
紀陶是貴州龍里經開招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公司去年剛成立便一舉拿下43個工業項目,占全縣新招引項目總量的半數以上。
這是龍里縣縱深推進“區企一體化”改革創新成效。作為貴州興園工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的全資子公司,龍里經開招商有限公司專門負責龍里經濟開發區工業板塊招商引資工作。通過整合龍里經開區黨工委、管委會和經開區投資運營公司相關職能職責,統一由招商公司按照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經營管理,實現政府主導招商與市場化招商雙輪驅動,促進招商引資工作向市場化轉型。
(資料圖片)
以創新優勢贏得發展優勢。貴州通過深入推進產業園區改革,大力推進創新平臺建設,著力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多點突破不斷增強產業發展支撐。
開發區改革引領發展突圍
“龍里經開招商有限公司產業研究部以市場專業角度分析鋼結構市場,入駐園區可實現上下游聯動,節約成本的同時還有銷售市場。”貴州元躍物資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志賢當即決定投資2.5億元進行特種鋼結構非標柔性定制智能制造項目建設。
圖為龍里經開區。
開發區作為貴州工業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承擔著改革發展和開放創新的重要任務。為激活開發區內生動力,全省各地開發區聚焦經濟發展主責主業,以市場化改革為取向、以去行政化改革為方向、以體制機制為突破口,鋪開了一場大刀闊斧的體制機制創新改革。
各地開發區根據發展階段和實際情況在限額內自主設置內設機構,機構設置體現“大經濟、大招商、大建設、大服務”體系。
立足“大經濟”體系,貴陽高新區組建產業發展局和科技創新局,承擔了發改、工信、統計、科技等部門職能,負責從產業定位、規劃布局到政策制定、扶持服務等產業培育全流程工作,實現“產業+科技+創新”一個部門統籌、服務企業一個口子對外,推動經濟與科創深度融合、相互催化。目前,目前,已聚集各類研發機構(平臺)278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戶,占全市的45.5%。
基于以市場化改革引領開發區體制機制創新,黔南高新區探索“黨工委(管委會)+公司”的管理體制,為園區添活力。按照事業部制的方式建立高新區(興泉集團)企業化管理運行機制,設立行政事務部、財務金融部、規劃建設部、投資發展部、經營管理部等5個板塊,全面提升了高新區運行效能。
據統計,截至2022年,全省97個開發區剝離社會事務管理職能,69個開發區成立單獨運營公司。貴州還將進一步支持相關開發區穩妥剝離社會事務管理職能,探索園區招商市場化運作新模式,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力爭今年百億級開發區達到50個。
創新平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一項技術,讓工業廢渣變廢為寶:10公斤的管道大約可以處理消耗3至5公斤的工業廢渣。
貴州省材料產業研究院基于工程建設需求為導向的技術創新研發成果——赤泥磷石膏改性高密度聚乙烯管道實現量產。
“創新求變,讓產品走向終端是我們一直努力的方向。在科研項目的選取上,鎖定市場需求是前提。”省材料產業研究院院長秦舒浩介紹,省材料研究院以“公司+聯盟”的方式,聯合7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建立產品聯動機制和協同創新機制,形成了以高端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產品研發和生產體系,專利成果轉化率逐年提高,好于全國平均水平。
圖為貴州省材料研究院。
打通科研成果產業化梗阻,貴州積極探索市場化科技成果轉化新模式,構建涵蓋“源頭創新——技術開發——成果轉化——新興產業”等環節的全鏈條式產業創新體系,推動科研成果與市場對接。
當下,貴州省新能源材料創新中心正按計劃加快推進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各項申報準備工作。就在過去幾個月,創新中心聯合國內知名高校優秀科研團隊共同開展項目研究,涵蓋磷酸鐵反應新工藝、磷酸錳鐵鋰、六氟磷酸鋰合成新工藝、硅碳負極、鈉電池正極材料、廢舊電池回收等多個方向。其中廢舊磷酸鐵鋰電池中磷酸鐵的取得較大進展,再生磷酸鐵和碳酸鋰在實驗室已達到電池級標準。
在推動新能源材料創新中心進入國家級培育梯隊的同時,貴州還將同步抓好烏江實驗室等科技轉化示范引領平臺,著力解決科技成果轉化中的技術供給、渠道打通、企業承接、資金支持等關鍵問題,讓創新資源的“富礦”充分轉化為經濟發展的財富。
行業協會帶動企業抱團發展
3月20日,貴州省裝備制造業協會理事會召開。這不僅是圍繞優秀項目的一場交流會,也是對產業集群再“上臺階”的具體落實和部署。協會100多家成員補鏈成群、抱團取暖。
貴州興富祥立健機械有限公司,是省裝備制造業協會從深圳引進的企業,企業落戶黔東南州丹寨縣投產后,協會組織專家對其技術改進提供智力支撐。“專家對公司HFG-400S機床技術改進進行指導,為企業提供更適合市場的發展方向,我們的產品已銷往湖南、深圳等地。”讓項目經理王德龍欣喜的是,通過協會牽線搭橋,公司還與省內其他兩家企業達成了合作。
圖為貴州興富祥立健機械有限公司。
作為貴州省工業經濟的支柱產業,2022年,全省白酒產業產值、工業增加值、主營業務收入絕對值均超過千億元大關,表現強勁。
不滿足于此,為全力推動醬酒產業高質量發展,貴州高規格組建貴州白酒產業發展促進會。通過創新性的平臺建設,構架業內與外界溝通的橋梁促進行業競合發展。在4月3日舉行的2023貴州白酒企業發展圓桌會上,中國白酒協會與貴州省白酒產業發展促進會簽署《共同推動貴州省世界級白酒產業集群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從品牌建設、技術支持、平臺建設、人才培養、標準制定五個方面深化合作。
貴州省刺梨行業利用“貴州國際生態產品交易中心”平臺,充分發揮整合省內外扶持政策和分銷資源優勢,搭建以線下展銷會和線上貿促平臺為一體的黔貨出山公益平臺,進一步提升刺梨公共品牌影響力。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江婷婷
編輯 桂榕
二審 張恒新
三審 孫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