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為做好清華—貴州大數據研究生實踐教育基地“留人”工作,近日,省大數據局聯合高新區科技創新局,邀請貴州科學院相關負責人,采取“線上+線下”的形式,解讀宣講貴州省重點人才“蓄水池”政策,旨在幫助基地高層次人才用好政策紅利,發揮政策實效。清華大學2020級、2021級大數據專業有意留筑發展的近20名研究生參加活動。
據悉,貴州省重點人才“蓄水池”政策是我省探索人才機制體制改革,創新出臺的重點人才管理辦法。“蓄水池”通過拿出流動編制,打破招引界限,發揮事業編制招才、引才、留才的作用,助力我省引進產業發展急需的各類重點人才,為省屬暫無空缺編制或崗位的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搭建引進急需高層次人才和緊缺專業人才的服務平臺,讓人才享有“一個身份”——省級事業單位編制身份,享受“兩份薪酬”——事業單位人員薪酬和企業市場化薪酬,激勵人才進入貴州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成果轉化,解決“卡脖子”關鍵難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宣講會中,貴州科學院先進技術與材料研究所所長、重點人才“蓄水池”辦公室負責人劉洪波對“蓄水池”政策精神進行解讀,并就學生們關注的企業崗位與人才入池條件、入池流程,入池人才待遇保障、考核辦法、期滿選擇等內容作介紹。同時,宣講人還通過問答的方式開展現場互動交流,針對“蓄水池”人才的引進辦法、機制、比例、范圍等,進行詳細的解答。經過充分了解,已有一位2020級研究生與專業實踐單位達成就業意向,正積極申報“蓄水池”崗位。
清華—貴州大數據研究生實踐教育基地成立于2019年2月,采用“2+1+N”的人才培養模式,“2”是指清華大學本部導師和貴州實習實踐基地的雙導師制;“1”是指一個學生,“N”是指在貴州企業開展的實踐項目及課題研究。基地自建成投用三年多以來,已累計在貴州培養清華大學全日制大數據專業工程碩士141名(含在筑31人),為35家大數據企業解決關鍵技術問題48個,推動40名清華大學導師到貴州企業開展技術交流190余人次,開展清華大學大數據公開課及大數據特色專題講座90余場,在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聚集創新資源及要素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下一步,省大數據局將聯合有關部門,全方位把握好政策,做好“蓄水池”等人才政策宣傳工作,吸引更多人才留在貴州、扎根貴州,為貴州大數據產業持續發展開辟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曾帥
編輯 管云
二審 張恒新
三審 孫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