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鄉村平臺中的天翼云播通過攝像頭外接音柱的方式,實現“一點錄入,多端播放”……在甕安縣建中鎮通過平臺操作將文字轉換成語音廣播,實時或定時對政策防護知識信息進行播報,對村鎮居民聚集區域進行喊話,提高了宣傳效果和傳播效率。
這也是中國電信貴州甕安分公司(以下簡稱甕安電信)近年來積極推進數字鄉村建設的實踐成果。甕安電信不斷深入農村,聯合各村委結合實際情況,共同探索數字鄉村試點建設新模式,切實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助力鄉村振興。
(資料圖)
“數字鄉村平臺建設在疫情防控期間,大大減少了村里的人力、物力成本。”甕安縣建中鎮黨委書記李昌茂介紹,每天定時將防疫措施循環進行播放,使村民的防控意識得到提高,更好協助村委做好工作。
在甕安數字鄉村建設中,建中鎮的數字鄉村建設已初見成效,2022年建中鎮開始起步建設數字鄉村,現如今全鎮配備878路攝像頭,8個AI監控,371路天翼云播,遍布8個村委會,為建中鎮人民政府提升疫情防控、鄉村安防、水庫防溺水、基地打造等提供了數字化手段。
用數字筑牢安全防線。每到節假時期,大量務工人員陸續回鄉,面對大量的流動人口,建中鎮如何做好群眾性治安防控工作、提高區域疫情防控能力,成為高質量服務民生的重要舉措。針對區域管理人力資源不足的情況,建中鎮通過數字鄉村所打造的AI監控、疫情報備、天翼云播三大功能,有效協助村委會進行日常的防控管理,保障村民生命安全。
AI監控結合AI分析、云存儲等能力,提供人臉檢測、口罩識別功能,實現對外來人員和未戴口罩人員的檢測與識別,減輕了基層疫情防控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24小時遠程實時監控,全方位高清錄像,數據導入數字鄉村智慧大屏,提供電腦端、手機端查看方式,村委會負責人能有效獲取現場第一手材料,不用派人現場值守就能有效實現疫情防控人員管理。
疫情報備功能實現了一鍵上報、大數據篩查、信息統計,極大程度上優化了返鄉人員管理服務方式。返鄉人員只需通過掃碼進行線上報備,填寫個人身份、來源地、健康狀況、交通工具等信息,一份返鄉人員的報備信息就會準確迅速地顯示在數據后臺,節省了逐人登記的時間,實現出入人員“零接觸”。
目前,甕安電信已順利完成37個數字鄉村示范村和1個標桿村的打造,全縣范圍已安裝八千多路“數字鄉村”監控攝像頭,數字鄉村覆蓋全縣97個行政村,76個村委會已使用數字鄉村智慧大屏開展智能數字化治理工作。
在后續工作中,甕安電信將重點推進實施“四新工程”,繼續系統化、深層次、廣覆蓋地開展數字鄉村建設,不斷推動農村現代化,持續豐富“建中鎮數字鄉村”示范平臺數據,通過示范帶動實現數字鄉村建設在全縣的快速推廣運用,讓中國電信云網和智能應用更好地服務地方綜合治理能力和經濟社會發展。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張恒新
編輯 曾帥
二審 陳露
三審 孫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