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下午,位于清鎮市的貴州正和天筑科技有限公司廠區內,一輛貨車裝卸完畢后,隨著機器“檢測完畢”的一聲令下,同步訂單信息在數據大屏實時跳動。
(資料圖)
作為今年剛躋身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行列的企業,正和天筑于2017年開始從勞動密集型向工業智能化的轉型。公司利用磷石膏制備可用于涉水面的新型膠凝材料、3D打印粉體材料為全球首創,打破了磷石膏經處理后只能用于非涉水面的限制。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聆聽黨的二十大報告后,公司上下信心滿滿,只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智往一處謀,便能拼出發展新圖景。”正和天筑副總經理陳英表示,堅定創新自信,堅持實干創新,加快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就有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無盡動能。
瞄準“縫隙市場”,深耕專業領域、聚焦關鍵技術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不僅是經濟韌性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激發創新活力、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力量。在貴州,如正和天筑一般表現突出的中小企業,以“專注”鑄“專長”、以配套強產業、以創新贏市場。目前,全省省級以上416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超五成深耕行業10年以上,超六成進入戰略性新興產業鏈。
貴州大龍匯成新材料是新能源電池行業的上游企業,自主設計建設的利用硫化錳渣制備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正極材料前驅體材料生產線,去年一投產就成為全球首條利用硫化錳渣制備動力電池材料的生產線。
圖為貴州大龍匯成新材料生產車間。
“企業電池級硫酸錳產能12萬噸/年,電池級四氧化三錳產能2.5萬噸/年,電池級硫酸錳的出貨量及電池級四氧化三錳設計產能均在國內行業排名第一。”該公司董事會秘書劉俊說,“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這無疑更加堅定了企業瞄準先導產業、新賽道,做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信心和決心?!?/p>
擁有30余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發明專利獲得授權……專注鑿巖鉆具研發生產的貴州捷盛鉆具股份有限公司,從模仿、跟隨到擁有核心技術,產品品質已比肩國際先進品牌。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對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部署,讓人備受鼓舞。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在企業落地生根,就是需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向‘強’邁進、向‘新’突破。”該公司副總經理艾澤鐘告訴記者,創新讓企業贏得了產品質量和市場口碑,預計今年銷售額將增長30%。
數據顯示,全省416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有200余項技術及產品實現產業鏈“填空白”“補短板”。航空航天用熱電池、伺服控制系統、微型電磁繼電器等30余個產品,填補了國內行業發展空白。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大功率自動液力變速器、MVR蒸發結晶技術與裝置、高效硫酸釩催化劑等30余個核心技術,為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撐。
中小企業是數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業群體,是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力軍。長期研究中小微企業發展的貴州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曾春花認為,貴州要推動中小企業錨定“專精特新”,持續走好“科創+產業”“科創+制造”路子,向更高能級轉型升級,“貴州制造”就能更好地從“基礎性”向“戰略性”升級。
“去年企業擴建,園區一周就解決了新增廠房的問題?!?年前,作為首家進駐貴安新區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的企業,東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俊一直對園區大力扶持中小企業、親商愛商敬商的氛圍稱贊不已。
去年,東江科技被認定為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為新起點,把企業行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通過苦干、實干、巧干,我們有信心推動企業實現更高質量發展?!睆埧≌f。
據了解,貴州制定出臺系列支持措施,構建覆蓋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梯度培育機制,開設了“中小企業領軍人才培訓班”和“貴企成長班”。截至目前,參加專項培訓的16家學員企業入選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75家學員企業入選貴州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其中,航宇科技去年7月5在上交所科創板成功掛牌上市。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江婷婷 方亞麗
編輯 桂榕
二審 張恒新
三審 孫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