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日前,記者從貴陽市南明區政務服務中心獲悉,該中心以高頻事項為重點,以“互聯網+政務服務”為指引,通過打造“15分鐘政務服務圈”,規范鄉(街道)村(社區)兩級黨群服務中心運行管理,形成強化黨建引領,著力把更高質量、更高效率、更加便捷、更加舒心的政務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
據悉,南明區轄20個鄉(街道),其中鄉3個、街道17個。鄉(街道)所轄188個村(社區),其中村13個,社區175個。為進一步推進政務服務觸角向基層延伸,全區以街道、社區為主體,充分整合基層治理、黨群服務、政務服務、公共服務、社會服務等各方面資源,按照黨群服務中心(站)建設黨建活動實踐陣地、黨政服務工作平臺、區域交流共享空間、綜合教育培訓基地的功能定位,在現有188個村(社區)便民服務站基礎上全力打造社區“15分鐘政務服務生活圈”,從2021年至今年,南明區所轄村(社區)涉及有15個“15分鐘政務服務圈”建設試點。
此外,南明區從實體大廳規范與網上大廳建設兩方面推進鄉村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定期組織人員開展業務指導和工作督查。一方面完成了鄉(街道)村(社區)兩級標準化事項關聯,涉及民政、衛健、公安、醫保、社保、就業、農業農村、教育、住建、退役軍人事務等部門,涵蓋社保、計生、民政、黨組織關系轉接、信訪接訪、店面門頭審核辦理等民生事項,現已實現下沉事項69項,并進一步提高了鄉(街道)村(社區)兩級網上辦事指南精準度。另一方面牽頭制定首問責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時辦結、延時服務、預約服務、上門服務、全程代辦等工作制度,并通過制度上墻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對群眾咨詢辦理的問題,要求窗口工作人員必須件件有回復,并納入每月考核評比。同時,建設完成覆蓋全區所轄188村(社區)的“好差評”評價體系,依托貴州政務服務網“好差評”系統,南明區站點實現各村(社區)網廳服務實時評價,從2021年到目前為止,村(社區)總評價數5萬余件,滿意率99.99%。
按照《南明區鄉(街道)村(居)便民服務代辦服務工作機制》全面推行“幫辦代辦”服務,明確服務范圍,制定服務標準,規范服務流程。針對交通不便、居住分散和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根據需要積極開展免費上門服務。依托村(居)黨員干部、社區工作者、網格員等提供“幫辦代辦”服務,以主動服務、靠前服務便利群眾和企業辦事。現“15分鐘政務服務圈”已初現成效,比如,花果園“街企融合空間”通過整合花果園街道黨群服務中心資源,持續推進政務服務改革走深走實,打造首個代理市場主體新辦營業執照的代辦點—“街企融合空間”,將優化營商服務窗口前移,秉持“一站辦、線上辦、立即辦、高效辦、用心辦”的服務理念,開設營業執照的新辦、變更,食品經營許可證的新辦、變更、注銷等業務,讓市場主體享受到同政務服務中心一樣的服務體驗,讓辦事群眾切實感受到“就近辦”“家門口辦”的方便。自2021年1月開通以來,“街企融合空間”已辦理各類證照800余件。
下一步,南明區將全面梳理更多區級事項下沉鄉(街道)村(社區)辦理,完善自助服務設施,推動高頻服務事項“指尖辦”“網上辦”,建立功能完備、制度規范、服務優化、共筑共建的城鄉黨群服務中心體系。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江婷婷
編輯 管云
二審 陳露
三審 張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