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記者從遵義市自然資源局獲悉,為進一步優化不動產登記領域營商環境,持續深化“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服務,大力推行“一網通辦、一窗受理、并行辦理”辦事模式,近日,遵義市自然資源局與遵義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聯合推進遵義市中心城區不動產登記與預售樓盤表、預售商品房網簽備案、存量房交易等業務的深度融合,打破部門間“數據壁壘”,堅持以數據準確、安全保密、實時共享為原則,兩部門采取業務平臺之間數據共享交換的方式,對共享數據標準、共享系統接口開發、登記流程等進行多次協商和充分論證,在全省首家實現了不動產統一登記云平臺、房產信息綜合管理平臺全量數據信息實時互通共享。
(資料圖)
建立接口交互信息,保證部門系統獨立性。不動產統一登記云平臺按照《不動產登記數據庫標準》將登記數據、登記狀態等各類登記信息以接口的方式推送到房產信息綜合管理平臺,通過前置服務器對數據進行關聯后,住建部門可直接調取。房產信息綜合管理平臺按照《全國房屋網簽備案業務數據標準》定義好的數據結構,將預售數據、網簽數據等各類交易數據、交易狀態以接口的方式推送到不動產統一登記云平臺,通過前置服務器對數據進行關聯后,不動產登記機構可對信息進行共享,保證了部門間系統的獨立性。
建立核驗更新機制,確保業務信息準確性。為了防止雙方房屋未關聯等問題導致的數據沒有及時更新,定時對調用數據進行對比分析整理,將整理后的數據成果關聯入庫到中間庫中,在中間庫中篩選出問題數據,推入整合庫,并在無法關聯的數據基礎上,使用不動產單元號、備案權利人、權利人證件號碼、坐落、項目名稱等字段進行關聯,以達到不動產統一登記云平臺中登記信息與房產信息綜合管理平臺一致。
建立記錄交互日志,實現數據共享完整性。不動產統一登記云平臺、房產信息綜合管理平臺均建立日志系統,對交互共享的業務信息內容、交互時間及交互情況予以記錄,可有效進行內部控制,切實為網絡信息安全提供保障。開發與測試人員可依據日志記載的信息為系統進行排錯,優化系統性能,或者根據信息調整系統行為。
近期,通過對不動產統一登記云平臺與房產信息綜合管理平臺服務接口升級改造,充分利用兩部門業務辦理的全量數據資料共享,進一步優化了業務流程,更加有效的防范交易登記風險,實現不動產登記的高效便民化管理和應用。一是登記更加精準。協同共享前,共享雙方信息需一方辦理完業務后將檔案移交給另一方,由人工手動再次錄入業務系統,存在信息未及時同步錄入產生誤差的風險。共享實現后,登記機構在受理和審核登簿后將不動產登記情況實時推送到住建部門進行信息共享,從而達到房產交易和不動產登記信息的同步更新,以及整個不動產登記系統數據的一致性和完整性,保證數據準確。二是數據更加安全。為確保雙方數據共享的安全性,通過專用硬件和安全協議保證兩部門平臺的數據源在可信網絡環境中進行交互,交互后的數據經鏈路加密、節點加密、端對端加密進行傳輸,服務器使用密鑰進行信息調用,管理者針對工作人員的具體業務,分配對共享數據的使用權限,系統同步記錄調用日志,確保數據在安全范圍內共享。三是查詢更加便捷。協同共享前,司法部門和金融機構想了解房屋抵押情況,需分別在不動產登記機構、住建部門系統進行查詢核實。共享實現后,只需在不動產登記系統中查詢,即可根據共享數據得到“一次性”查詢結果,無需進行二次查詢。
通過“互聯網+不動產登記”,遵義市聚焦“互聯網+”積極推動消除“數據孤島”,打破信息壁壘,建立部門數據聯動機制,推進部門之間的信息數據實時互通共享,將服務理念有效融入工作實踐中。不動產登記業務申請辦理也從線下窗口延伸到了線上線下并行辦理,實現了政務服務效能和企業群眾滿意度的雙提升。下一步,遵義市將繼續以“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為目標,加大不動產登記信息共享工作力度,不斷拓展部門之間信息共享“朋友圈”,規范共享信息的應用和安全管理,促進不動產登記提質增效。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張秀云
通訊員 嚴果
編輯 申川
二審 王淑宜 楊靜
三審 顧海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