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黔南州龍里縣的貴州快遞物流園內,自動化分揀裝備讓快遞“坐”上交錯縱橫的傳送帶,通過掃描儀器驗明正身后,迅速“奔”向目的地。
只需動動手指,遵義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內的菜鳥驛站無人車——“小蠻驢”就能準時將學生的包裹送到宿舍樓下。
(資料圖片)
......
2021年,我省全年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39787.06萬件,同比增長41.30%。今年前8月,全省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3.04億件,同比上升29.96%。
行業快速攀升,海量快遞包裹走進千家萬戶的背后離不開快遞企業對各類智能裝備的“更新換代”,這不僅帶動了智能快遞物流裝備這一新興制造業的崛起,也助推我省快遞物流行業發展步入數智化轉型的“快車道”。
中轉:自動化分揀 快遞“加速跑”
早上7點,貴州快遞物流園里的中通快遞貴州分撥中心生產場地外,數輛廂式貨車駛入卸貨垛口。
停放整齊后,只見車輛尾部與裝卸流水線無縫對接,卸車人員將一件件快遞碼放在傳送履帶上。伴隨履帶運轉,快遞進入自動分揀環節。
“中通快遞貴州分撥中心總占地面積約143畝,建有快件分揀倉配庫4棟。”中通快遞集團貴州省管理中心運營經理崔金星介紹,2021年,該分撥中心進出港快件量約4.5億票,2021年“雙十一”峰值為230萬票/天。
一邊是快遞業務量的持續增長,一邊是消費者對時效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為迅速完成轉運,包裹在中轉場停留時間長短成為影響處理時效的重要因素。
“分撥中心配備了多層自動分揀流水線,具備省際省內快件分揀集散及電商倉儲配送一體化功能,分揀準確率達95%以上。”崔金星說。
分揀中心作為智能物流裝備中的關鍵中樞,也是快遞數字化、自動化競賽的核心環節。
今年5月投入使用的順豐速運貴陽雙龍分揀中心占地面積4.9萬平方米,其中,自動化分揀設備占比達90%,是集自動化交叉帶、擺輪分揀機、酒水分揀機為一體的智慧物流中轉體。
“分揀中心現有多層自動化交叉帶分揀機,共計可分揀1000+流向,單小時處理能力超6萬件,分揀準確率達99.89%。”貴陽雙龍分揀中心中控組負責人陳藝說。
如今,自動化設備識別快遞編號并實時訪問后臺數據庫,獲取快遞包裹的地址信息后再智能傳輸至相應的地區街道,實現了快遞從卸車、分揀、裝車的全流程自動化落地。
運輸:可視化跟蹤 全程可管控
9月29日,凌晨5點,貴州順豐的貨車司機任澤富已經進入工作狀態,他依次檢查車輛的輪胎、電路、油箱,一切就緒后在順陸APP確認“三檢”工作完成,隨后他將車輛緩緩停靠在裝貨垛口。
半小時后,裝車完畢,任澤富再次打開順陸APP掃描裝車工作人員提供的二維碼,伴隨“滴”的一聲響起,任澤富正式發車。
“今天的這車快件約3500件,要運往黔南州都勻市的兩個網點。”任澤富告訴記者,發車后駕駛員需按照規定路線行駛,車輛運行過程中,大數據系統會實時監測、跟蹤。
公路運輸作為快遞行業最主要的支線運輸方式,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將運輸網絡“搬”入屏幕,確保了對運輸過程的可管可控。
中通快遞集團貴州省管理中心的內部運營系統內,從分撥中心開進、駛離的車輛均實時顯示并記錄著每輛運輸車的出、入站與待卸貨情況。
“在車輛的運行過程中,它的位置、運行時限、行駛速度、回班時間、行駛范圍等關鍵信息在系統內一目了然。”崔金星說。
在運輸環節,各快遞企業加大對運輸車輛智能設備和調度系統研發應用,通過實時獲取關鍵物流信息供平臺抓取,保障快遞在橫跨東西、穿越南北后順利抵達目的地。
末端:無人化配送 效益更明顯
“您的快遞已送達。”最近,不少安順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在網購后接到了菜鳥驛站無人車——“小蠻驢”的派送。
隨著高校快遞量的持續穩定增長,學生對派送環節“最后100米”的需求漸趨剛性。
“當收到取件信息時,學生只需在菜鳥APP預約送貨時間,無人車便會自動計算出最優路線,準時將快件送到目的地。”貴州地區菜鳥驛站校園城市經理杜猜告訴記者,“小蠻驢”一次能送50至80個包裹。
“您好,我在工作中,請讓一讓。”穿梭于人流和車流之間的“小蠻驢”遇上阻礙物會主動避讓,轉彎之前會自動打轉向燈。
“只要是在淘寶上購買的快遞,使用‘小蠻驢’配送不收手續費,此外,每送出一單,我們也會給校園菜鳥驛站負責人相應的補貼。”杜猜告訴記者,目前“小蠻驢”在貴州投放了15臺,分布在貴陽、遵義、安順等地的院校。
當下,“小蠻驢”成了校園生活中科幻又有趣的存在,它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更便捷的取件方式,還拓寬了驛站負責人營收渠道。
從分撥中心到支線運輸、從監測平臺到配送系統,自動化和智能化技術開始逐漸蔓延開來,各種智能裝備的“上線”也讓整個行業變得科技感滿滿,而這些設備和技術的效率也在日常網購這一買一收之間得到驗證。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朱登芳
編輯 江婷婷
二審 張恒新
三審 孫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