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貴州鋼繩股份有限公司為伶仃洋大橋生產的最后一批次產品吊桿鋼絲繩,經過質檢、包裝后發往下游主纜生產企業進行組裝加工。屆時,這一超級跨海工程將加入“貴州制造”,助力粵港澳大灣區聯系更加緊密。
(相關資料圖)
近日,在該公司一分廠粗繩車間內,專為伶仃洋大橋生產的2733噸吊桿鋼絲繩如期下線,這是自貴州鋼繩建廠以來承接的單筆數量最大的訂單。該產品分批次發往下游主纜生產企業實施組裝加工。按照生產標準和訂單要求,該批吊桿鋼絲繩結構復雜、鍍鋅質量高,生產周期長。
在過去的11個月里,該分廠生產室主任畢晗每天都要對生產進行精準調度,他說:“這些吊桿鋼絲繩生產難度大,‘戰線’拖得長,占用機臺多、參與工人多。分廠精心安排生產計劃,在穩住其他訂單加工進度的同時,確保伶仃洋大橋吊桿鋼絲繩正常生產,每天派專人向客戶匯報生產情況。”
此前,貴州鋼繩曾為廣東虎門大橋生產過同類型產品,為生產伶仃洋大橋吊桿鋼絲繩提供了寶貴經驗。即便如此,熱處理、酸洗、拉絲、電鍍、卷線、股繩、成繩……針對制繩的每個環節,該分廠粗繩車間主任牟志琦絲毫不敢馬虎,他告訴記者,該批鋼絲繩直徑規格有兩種,每根鋼絲繩包含了30多種鋼絲,繩體內部結構復雜。且根據合同要求,所有鋼絲必須一體成型,不能存在電焊接頭,因此在捻制過程中,車間實行專人專機管控,嚴把質量關口。
伶仃洋大橋是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深中通道的關鍵控制性工程,是中國繼港珠澳大橋之后的又一項重大跨海交通工程。大橋于2018年投建,全長2826米,索塔高270米,主跨1666米,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貴州鋼繩此次所制大橋專用吊桿鋼絲繩將連接大橋主纜繩,起到支撐橋面板的作用。
誕生于1966年的貴州鋼繩已成為我國鋼絲、鋼絲繩生產龍頭企業,目前,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中高端鋼絲繩都出自該企業,產品曾用于葛洲壩水利工程、三峽電站、中國天眼、神舟系列載人飛船、天津港等重大工程項目。
據了解,貴州鋼繩將立足現有工藝技術,建設國內領先的主纜與吊索全流程生產線,深入開展大跨徑橋梁超高強度多元合金鍍層纜索關鍵技術、水利樞紐工程大型升船機用鋼纜組件等研究與應用,打破國外壟斷,加速領跑行業市場。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管云
編輯 江婷婷
二審 陳露
三審 孫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