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日前,記者從黔東南州人民政府獲悉,近年來,通過大力實施大數據戰略行動,黔東南州堅持推進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場景驅動數據應用,數字經濟發展取得五個提升。
數字基礎設施明顯提升。目前,全州新建開通547個,累計開通4353個,5G信號實現主城區、園區、3A級以上景區等重點區域連續覆蓋,鄉鄉通5G。圍繞“5G+”打造場景應用28個,其中,“5G+加油站數據信息實時采集系統”和“5G+智慧稅務”分別在全省和全國稅務系統推廣運用。
數字產業化明顯提升。今年1至6月,全州電信業務總量完成20.18億元,同比增長19.34%,增速超省目標4.34個百分點。電子信息制造業總產值完成22.45億元,同比增長43.34%,增速連續3年保持20%以上。凱里云瀚公司、凱里精誠科技公司入圍2022年貴州省工業互聯網重點解決方案提供商名錄。雷山縣黔通智聯、錦屏縣亞博銀公司、凱里中昊電子培育進入2022年貴州省第三批大數據上市后備企業。
產業數字化明顯提升。從省級發布的2021年大數據融合評估情況看,黔東南州融合指數達到38,較2018年提高了8.2,融合水平逐年提升。全州入選2021年全省融合標桿項目達10個,數量排全省第二。
數字化治理能力明顯提升。建成貴州省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黔東南專區,全面推行了云長制,有力地推動了各級各部門政務數據資源共享開放和深度融合應用,數據服務能力得到提升;政務服務“一張網”實現州、縣、鄉、村四級全覆蓋,政務服務事項全面接入省一體化服務平臺,州縣兩級網上可辦率100%。公共資源“智慧交易、數字賦能”系統是全省第一個利用“區塊鏈”技術打造公共資源交易工作全流程100%電子化的應用,實現項目交易網上不見面開標以及全過程留痕,被中國信息協會評為“2021政府信息化”創新成果與實踐案例。“陽光校園、智慧教育”打通了州、縣、校三個層級,借助互聯網技術、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打破時空界限,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縮小區域、城鄉和校際間教育資源不均衡差距,當年成為中國唯一的智慧教育示范亮點。“生態監測智慧平臺”實現了對雷公山自然保護區內野生動植物資源的實時監測和數據傳輸,率先在全省實現了自然保護區數字化管理。錦屏縣“互聯網+醫療健康平臺”實現了遠程門診、遠程會診、遠程醫療服務和家庭病床服務,有效緩解山區群眾“看病遠、看病貴、看病難”等問題。
數字經濟領域安全保障能力明顯提升。引進奇安信數字安全運營中心,組建了由奇安信、深信服、綠盟等10家安全產品提供商為支撐的信安支撐團隊,扭轉了數字經濟領域“安全監管無抓手,排查整改無支撐”不利局面。今年4月,高質量完成數字設施、工控系統、數據中心三大領域安全檢查,排查出技術層面隱患共16處,全部完成整改。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張恒新
編輯 曾帥
二審 陳露
三審 孫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