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在國家電投集團貴州金元黔西電廠2號集中控制室內,3號機組運行數據實時顯現:“SO2排放值為328mg/Nm3,NOx排放值為180mg/Nm3,排煙溫度118℃”。
2021年11月23日,黔西電廠完成3號機300MW燃煤機組空預器創新改造,改造后排煙溫度降低20攝氏度,供電煤耗334.58克/千瓦時,比改造前降低34克/千瓦時,供電標煤耗按全年發電量15億千瓦時計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7500噸,走出了一條節能減排的“綠色之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因機組脫硝改造留下了‘后遺癥’——氨逃逸形成硫酸氫銨,硫酸氫銨的結晶會堵塞、腐蝕鍋爐尾部系統,引起煙風系統出力嚴重不足,嚴重時限制機組帶負荷能力,同時使得煤炭不能完全燃燒,煤耗指標居高不下,制約電廠生產經營。”黔西電廠熱機檢修專家張耀介紹,黔西電廠作為貴州第七座百萬千瓦級發電廠,要長遠高質量發展,只有通過創新技術推動機組提質改造,走清潔高效的煤電提質增效之路。
為解決“結晶堵塞”這一難題,黔西電廠成立了專項小組,經過多方收資和精心準備,2021年10月5日,黔西電廠3號機組停機檢修期間,同步開展空預器的改造項目。
張耀和團隊進行了一系列的技術創新調研,最終決定采用“三維肋片管煙氣暖風器+回轉式空預器+干燒系統”技術路線,該技術在燃煤電廠應用在回轉式空氣預熱器防硫酸氫氨結晶堵塞尚屬首次。
經過改造,3號機組該機組設備接帶負荷能力顯著增強,可靠性及健康水平明顯提升,節約電能95.83萬千瓦時,排煙溫度同比改造前降低20攝氏度,供電標煤耗按全年發電量15億千瓦時計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7.96萬噸,全年節煤效益達上千萬元。
“效率提升了,煤炭的不完全燃燒現象也隨之降低,機組整體更加清潔。”張耀介紹,目前,3號機組其燃煤熱值達16.5兆焦耳/千克,可輕松接帶30萬千瓦負荷,同比其他機組滿負荷出力所需熱值降低1.5兆焦耳/千克以上。更重要的是,除煙除塵與脫硫脫硝效率也實現了提升,配合同步進行的脫硝系統改造,氮氧化物排放同比減少1.97噸。
此外,經過改造后,3號機組將不再開展空預器蓄熱元件吹灰及水沖洗工作,能有效延緩蓄熱元件使用壽命;空預器阻力維持1.5千帕較好工況運行,保證了爐內燃燒的工況穩定,避免和減少了鍋爐熄火及非停發生;其設備各項指標提升改善幅度卓越。
張耀介紹,這一技改路線被貴州金元譽為“火電經濟性的一座里程碑”,目前,黔西電廠已完成1號、3號、4號機組改造,這一技改路線正在貴州金元茶園電廠、黔北電廠進行推廣。
“下一步,將持續推進機組靈活性改造、汽輪機高壓轉子調節級及噴嘴組節能改造、汽輪機汽封節能優化。”黔西電廠董事長、總經理易平表示,將抓好新國發2號文件的機遇,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對現役機組不同部位進行創新優化改造,不斷為機組安全經濟運行奠定堅實基礎,繼續為火電發展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實體案例參考。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陳玲
編輯 申川
二審 劉力維
三審 王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