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資料圖片)
近年來,貴州、廣西、重慶、四川等省市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成績顯著。作為首批陸海新通道建設省區市(渝桂黔隴),貴州相繼與兄弟省區市簽署合作共建“陸海新通道”協議,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向縱深發展。
近日,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聯合廣西日報、重慶日報、四川日報,推出專題報道《集裝箱的旅程——探訪西部陸海新通道》,通過追蹤記錄集裝箱在廣西欽州港接單、發運,抵達貴陽、重慶、成都的全過程,觀察展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建設成果。
動漫《集裝箱兄弟“話說”西部陸海新通道》
大家好!我們是“黔行路”“渝得水”“川山海”集裝箱三兄弟,隨著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開通,我們已經踏訪過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個港口。快來跟著我們見識一下西部陸海新通道!
“黔行路”——
我是集裝箱“CBHU5894347”,你們可以叫我“黔行路”,我肚子里的天然橡膠來自泰國。6月22日5時17分,我抵達廣西欽州港口岸。貴州環宇報關咨詢服務有限公司在系統上看到我已抵達港口,迅速向海關進行申報,僅4分鐘系統自動審結,報關單正常放行。隨后碼頭開始作業,龍門吊把我和小伙伴們從船艙接下來。我的終點站是貴陽。
6月28日0時21分,我帶上滿滿的天然橡膠,拿到“火車票”,坐上了5460973次列車。嗚嗚……隨著一聲長鳴,火車像一條巨龍駛向貴陽,這比我預計通關換乘火車的時間要提早很多。
欽州港海關綜合業務科副科長韋璐清:我們在港口實施“兩步申報”“提前申報”“兩段準入”等通關便利化政策,率先在廣西推行集裝箱貨物“船邊直提、抵港直裝”服務新模式,推出了“直裝直提”線上辦,企業在手機上就能一鍵辦理,跟蹤集裝箱港口物流進度,加快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港口通關效能持續提升。
6月28日貴陽國際陸港發出首趟鐵海聯運測試班列
到站貴州鐵投貴陽都拉營國際陸海通物流港
6月30日16時40分,歷時3天,5460973次列車把我送到了旅途的終點站。緊接著場站工作人員就將我調到了物流港的貨物堆場內,等著我的主人貴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將我領回家。
我從去年7月份起,負責運送貴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進口的天然橡膠。因為欽州港距離貴陽較近,運輸時間較短,運費具有一定競爭力,一體化通關也比較順暢,主人對我的工作非常滿意。
貴州鐵投都拉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龍江:我們從今年4月起采用“整列直達”的運輸模式,實現了“貴陽都拉營—廣西欽州港—客戶商家”物流運輸無縫銜接,構建貴州產品南向物流通道。運輸時間短、服務收費降低,吸引了貴州企業借助西部陸海新通道出海。
重慶團結村重慶日報記者 張錦輝 攝
“渝得水”——
我叫“渝得水”,是一個40英尺的集裝箱“TBJU2660539”,現在裝滿了來自廣西的石英砂。6月22日,我乘坐凱通16船舶從北海鐵山港到欽州港,龍門吊把我從船艙接下,過駁車將我接送至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鐵路堆場候車,準備前往重慶。
我在收到重慶“主人”的指令后,廣西北部灣國際聯運發展有限公司幫我購買了“火車票”,貨運調度員給我安排上了7月1日13時許的火車。當天我與來自天南地北的50個小伙伴在廣西欽州港東站搭乘X9578次列車前往重慶沙坪壩區團結村中心站。
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欽州車務段欽州港東站站長黃江南:為了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發展,西部陸海新通道形成了高效便捷的“陸網”+“海網”,一次委托、一單到底、全程服務的模式有效降低了綜合成本,提升通道運作效率。廣西鐵路部門依托港口、鐵路、航線等優勢資源,采取一箱到底、原箱原走方式,保障通道沿線地區產業鏈供應鏈暢通。
到站重慶團結村中心站
7月2日22時45分,僅一天多,我便抵達了目的地。緊接著,工作人員便將我調到了緊挨中心站的貨物堆場內。這里是重慶為西部陸海新通道專門修建的貨物堆場,我可在這里堆放10天。目的是讓時間安排不過來的“主人”,有充分的周轉期。
7月3日下午,德邦物流就派專車把我接到企業倉庫,掏完體內的石英砂后,又把我送回團結村中心站里。
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劉義真:重慶和海關聯動,采取“鐵路快通”模式,節約了通關時間24小時以上,單箱成本節約200元以上。同時,創新推動多式聯運“一單制”,累計簽發超過2500單。此外,重慶搭建集裝箱全球共享調撥體系,實現鐵路箱、海運箱多式聯運一箱到底模式,避免因更換運輸工具等原因換箱導致的成本高、時效低的問題。以前沿長江出海,繞一圈再往南,我國西部地區商品出口到東盟國家,靠江海聯運要耗時一個月左右。如今,走西部陸海新通道,從重慶鐵路發貨,然后在廣西欽州港上船,最快4天就能到達越南。
成都國際鐵路港(成都市青白江區委宣傳部提供)
“川山海”——
我是一個40英尺集裝箱,我的名字有點長,叫“TBJU7192596”,大家也可以稱呼我“川山海”,我的“肚子”里裝著來自海南的椰汁和椰肉,有25噸重。6月26日15時19分,我乘坐凱航3船舶從海南海口抵達廣西欽州港,龍門吊將我從船上帶到港口,我坐著集卡車輛進入指定堆場“稍事休息”,我的目的地是成都。
在我休息之時,廣西北部灣國際聯運發展有限公司馬不停蹄地為我安排出港口時間、購買去往四川的“火車票”。7月1日6時39分,我與來自廈門、惠州、肇慶等地的50個旅客一同搭上西部陸海新通道X9574次班列,吹著咸濕的海風,駛向天府之城四川成都。
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欽州車務段欽州港東站副站長梁羽:我們接到企業發貨信息后,根據計劃提報、車輛選配、查驗貨物、裝卸作業、車輛掛運以及在途運輸等環節為班列開辟“綠色通道”。對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實行優先取送、優先對位、優先卸車“三優先”原則,最大限度保證貨物流轉通暢。
到站成都北車站城廂站
7月3日13時10分,經過54個小時的旅途,列車到達四川成都北車站城廂站。調車作業人員將班列送入卸車線后,龍門吊駕駛員根據卸車計劃,把我卸到了指定卸箱區。
第二天一早,成都蘭新鐵集物流有限公司的集卡車把我轉運到位于成都市區的倉庫。然后,工作人員把我“肚子”里的椰汁和椰肉分撥運送到成都各大超市,供成都市民采購。
成都北車站貨物快運車間技術員安嬌:貨物達到前,我們會隨時掌握車輛運輸動態,提前安排部署,各崗位密切銜接配合,做到快速組織、快速裝卸,讓貨主在發送和取送方面更便捷、更高效,以更加優質的服務。
“數讀”貴州成績——
貴州相繼組織開行貴陽都拉營、貴陽改貌、遵義閣老壩至欽州、湛江等港口的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今年以來,累計發運集裝箱1320標箱。
自2018年4月20日開通“貴州至廣西”下行鐵海聯運班列以來,通過改貌、都拉營、閣老壩、福泉、甕馬鐵路等貨運場站,累計發運鐵海聯運集裝箱1萬5千余標箱。
2021年新增甕馬鐵路馬場坪站至欽州、湛江班列,進一步拓展了貴州外貿貨物出山出海的班列線路。
貴州鐵投貴陽都拉營國際陸海通物流港今年截至目前已共計開行西部陸海新通道專列48列。累計到發貨物共計1520車8.46萬噸,其中到達貨物839車5.15萬噸,主要為糧食、橡膠等;發送貨物681車3.31萬噸,主要為棕剛玉、鋁礬土等。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馮倩
廣西日報-廣西云客戶端記者 康安
重慶日報首席記者 楊駿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昊
視頻來源 廣西日報
編輯 余昌旭
二審 楊靜
三審 李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