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6月25日是第32個“全國土地日”,主題是“節約集約用地 嚴守耕地紅線”。上午10點,由貴州省自然資源廳主辦的宣傳活動在貴陽筑城廣場舉行,旨在提升市民保護耕地、節約集約和依法依規用地意識。
“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幾百年的時間。用耕地建的房屋是否可以進行登記?”活動現場,工作人員向群眾講解保護土地的重要意義,開展依法用地等政策講解宣傳,并開展土地保護知識競猜、為群眾答疑釋惑等,現場氣氛熱烈。
據了解,貴州地勢形態復雜多樣,山地和丘陵占全省國土總面積的92.5%,全省耕地面積大約347萬公頃,旱地占70%以上,水田占比約25%。
耕地資源的稀缺對貴州耕地保護工作提出了高要求。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耕地保護工作,認真履行耕地保護主體責任,強化土地節約集約利用。進一步增強底線思維和法治觀念,提升全社會保護耕地、節約集約和依法依規用地意識,強化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責任擔當,形成上下協同、各方努力、人人盡責、共同保護耕地和節約集約用地的局面。
“近日,省自然資源廳對13起涉刑土地違法案件進行通報,在主要場所大型顯示屏、地鐵車廂、公交車、出租車等播放耕地保護宣傳視頻和標語,引導全社會參與耕地保護?!被顒蝇F場,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吳月平說,保護好有限的耕地資源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當前,省自然資源廳正按照國家統一部署,統籌推進全省“三區三線”劃定工作,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的順序,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做到現狀耕地保護的應保盡保、應劃盡劃。
吳月平表示,下一步,省自然資源廳堅持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強化耕地用途管制,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切實做到耕地糧食保護優先、生態空間全面優化、城鎮開發管理有序,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布局和支撐體系。圍繞“四新”主攻“四化”,著力提升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把提升供給質量、供給效率作為主攻方向,全面提升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努力探索形成以土地資源高效率利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貴州路徑,構建和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新機制,為譜寫多彩貴州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實的自然資源要素保障。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張秀云
編輯 申川
二審 陳玲
三審 王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