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貴州省自然資源廳獲悉,近日,省自然資源廳印發《耕地資源質量分類年度更新與監測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旨在全面掌握年度內耕地質量變化情況,為永久基本農田劃定、開展耕地質量等別年度更新評價和耕地占補平衡等提供支撐。
《方案》明確,此次實施范圍為全省88個縣、市、區、特區。對象是耕地圖斑、種植屬性為“即可恢復”和“工程恢復”的圖斑。耕地資源質量分類年度更新與監測由省、市、縣三級共同完成,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牽頭組織實施好年度更新與監測工作。按照3年覆蓋全省所有縣的原則,每年監測1/3的縣級行政區。
《方案》指出,耕地資源質量分類年度更新工作。依據國家下發的年度國土變更調查數據庫中耕地和“恢復地類”,以及新增和減少耕地、二級地類發生變化耕地、新增和減少“恢復地類”和恢復屬性發生變化的圖斑等圖層,結合上年度耕地資源質量分類成果、耕地質量等別年度更新評價成果和土地整治項目竣工驗收資料,按照技術要求,利用“國土調查云”平臺,開展外業補充調查,生成年度更新數據包,更新數據庫,形成耕地資源質量分類年度更新成果。耕地資源質量分類年度監測工作。依據國家下發的年度國土變更調查數據庫耕地圖層,結合上一年度耕地資源質量分類成果,遵循固定監測樣點及監測周期原則,在全省耕地資源質量分類年度更新范圍外的耕地上,選擇典型地塊作為長期監測樣點,按照技術要求進行外業實地調查,利用“國土調查云”平臺,填寫監測樣點監測指標屬性信息,形成耕地資源質量分類監測數據圖層,建立耕地資源質量監測數據庫,形成耕地資源質量分類年度監測成果。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張秀云
編輯 余昌旭
二審 楊靜
三審 李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