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是數字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也是數字化轉型的主戰場。今年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完善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爭創一批國家級“小巨人”企業,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00戶以上。
截至2021年,我省“專精特新”培育計劃入庫企業1992家,獲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50家,省級“專精特新”認定企業139家?!笆奈濉逼陂g,我省規劃年均培育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戶以上。
大數據賦能智能制造
今年一季度,貴州捷盛鉆具股份有限公司迎來“開門紅”,產值較去年同期增長超50%。得益于耗費上千萬元對車間進行數字化改造,大幅提高生產效率。
貴州捷盛鉆具股份有限公司車間內,工人正操控設備。
生產車間內,一名工人正操控數臺設備,加足馬力趕訂單?!袄脭底稚a管理系統,科學安排工序、工時,生產成本降低,質量卻更有保障。”貴州捷盛鉆具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艾澤鐘說,車間進行數字化升級后,自己更清楚產能、產量、各工序實時進度,訂單交期更準確。
另一邊,貴州航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麻花針”生產線已經實現全自動化運行,產能大幅提升,從過去200萬支/月提升到1600萬支/月,今年預計將突破2000萬支/月。
在貴陽永青儀電科技有限公司線束車間內,貼著二維碼的物料盒正有序運轉。得益于引入的“智能倉庫”,二維碼與物料盒一一對應,1名工人操控電腦輸入編號便能快速找到物料,極大程度縮減人力物力成本。
過去,生產設備相互孤立,設備數據難以反饋指導生產,精細化管控難度大;現在,數據“孤島”被打通,生產管理效率提升,訂單轉化率提高。在貴州,越來越多的制造業中小企業歷經半自動化、自動化、數字化階段,正逐步走上大數據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的道路。
以平臺支撐企業創新
貴陽火炬軟件園作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自成立以來培育88家企業,其中60多家得到貴州省高新技術企業認證,3家成功上市?!皥@區大都是科技型企業,提供數據服務,由于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有相對較長的周期,大多企業都出現資金短缺的難題?!辟F陽火炬軟件園在孵企業服務部部長鄭培廷說,通過定期組織銀行征集融資,去年累計解決2200余萬元融資難題。
去年數博會期間,園區企業貴州眾享云軟件系統有限公司接到不少訂單,但項目研發、成果轉化落地都需要大量資金支持,一度資金難以周轉?!皥@區了解情況后及時協調,在園區的推薦下獲批40余萬元貸款,及時解決資金難題?!辟F州眾享云軟件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新橋說。
貴陽火炬軟件園的奮力前行,是以平臺建設支撐小微企業創新發展的生動縮影。截至目前,我省共培育10家國家級、23家省級小型微型創業創新示范基地,39家省級產學研結合示范基地,新建5家國家級、20家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新建20家國家級、94家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新建國家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2家,為中小企業創新創業提供有力支撐。
貴州省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開展專項服務活動現場
貴州省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作為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國家專精特新企業服務平臺,以“貴州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專項培育服務行動”為主題,持續深入開展“專精特新”培育專項服務活動。
3月25日,在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的指導下,貴州省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開展“專精特新企業數字化轉型”專題線上活動。通過解讀“專精特新”政策、分析企業發展模式、分享企業智能運營案例等方面,幫助中小企業突破時間、空間、疫情影響等因素,多維度助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我省通過加強“專精特新”宣傳工作,建立梯度培育體系,營造出濃厚的“專精特新”發展氛圍。今年,我省共計有400余家中小企業申報“專精特新”認定,較2021年度申報企業數量有較高增長?!皬V大中小企業對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越來越重視,對‘專精特新’政策越來越了解?!辟F州省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景蓉蓉說。
人才引進培養“兩手抓”
在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中小企業還面臨一個人才缺乏的難題。相較大企業,受自身經營持續穩定性、薪資待遇、發展空間等因素影響,對高技能創新人才吸引力較弱、人才隊伍穩定性不足。
3月28日,“筑人才·強省會”貴州商學院與貴州長通集團簽署人才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人才招聘、人才培養、人才共享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助力貴陽貴安“筑人才·強省會”就業創業行動。
工信部中小企業經營管理領軍人才培訓班現場圖
貴陽市還聚焦重點人才、高校畢業生等人群,采取辦活動引、搭建平臺引、鼓勵企業引等方式,以多方引聚,突出重點,加快各類創新人才提質增量。去年以來,引進各類重點產業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94人,遴選培養33名青年人才。
此外,貴州實施中小企業“星光”培訓工程,累計培訓1.5萬人。推進企業與省內外高校合作開展“星光黔行·匠心鑄夢”領軍人才培訓,累計培訓1474人次。
培訓班學員企業貴州夜郎蜂業科技有限公司推行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所有崗位進行績效考核,獎勵及問責與業績直接掛鉤。貴州省麻江縣明洋食品有限公司借助培訓班搭建的中小企業互聯網營銷宣傳平臺,通過“騰訊社交廣告+郵政電商平臺+郵政線下網點體驗專區”的方式推銷紅酸湯產品。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桂榕
編輯 朱登芳
編審 孫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