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土地市場來了新買家。
4月6日上午,鄭州以掛牌方式出讓了鄭東新區一宗商業、商務用地,河南鐵嵩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鐵嵩科技”)以底價4.52億元競得。鐵嵩科技剛剛成立兩周,注冊資本正好是4.52億元,由河南鐵投和沅翰實業分別持股51%和49%,而沅翰實業背后是少林資管及少林寺現任方丈釋永信。
消息一出,“禪宗祖庭,功夫圣地”少林寺要進軍房地產了沖上了熱搜,真實情況到底如何?4.52億拿下一宗商業用地
近年,少林寺的商業活動和商業版圖屢屢被公眾關注。
2015年少林寺就傳出要在海外“搞房地產”,彼時“少林寺將在澳洲建四星酒店和高爾夫球場”等消息引爆國內外網絡媒體。2020年9月,少林寺又因與森馬服飾的商標糾紛吸了一波睛,彼時媒體發現嵩山少林寺申請的商標達到666個。2009年開始,少林寺就多次傳出要在資本市場上市,釋永信出面解釋,“少林寺永不上市。”
天眼查App顯示,鐵嵩科技成立于2022年3月22日,注冊資本4.52億元,經營范圍含酒店管理;餐飲管理;房地產開發經營;營業性演出等。該公司由河南鐵投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和河南沅翰實業有限公司共同持股,后者持股49%,大股東為河南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少林寺方丈釋永信持有河南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80%股份。
據了解,鐵嵩科技競得的這宗土地,面積約3.82萬平方米,土地用途為零售商業、批發市場、餐飲、旅館用地、商務金融用地,規劃容積率小于1.5,建筑密度小于40%,建筑高度小于24米。
而在土地出讓文件中,一則2020年12月3日由鄭東新區管委會發布的文件顯示,該宗土地項目定位為文化產業類項目,建成后主要業態必須從事文藝演藝、文化展覽、文化創意產業辦公、酒店及服務型公寓。產業項目的建設周期三年,試投產周期一年,試投產結束后進入正式投產期即達產驗收。
不可否認,釋永信推動了“天下第一名剎”的商業化運作,包括通過注冊公司和商標,發展“功夫”經濟;在淘寶開店、售賣修禪練功用品及迎合年輕人的創意物品,以及對其他寺廟進行托管等。對于少林寺進軍房地產,網友一片嘩然:“少林寺不是凈土嗎?”“方丈成老板,這可以嗎?”
是否要進軍房地產
鄭東新區管委會2020年12月3日為該宗地量身定制了產業實施方案(下稱“方案”)。具體來看,該項目主要包括一座建筑面積約6000平方米文藝演藝中心,一所面積約3000平方米的藝術展覽館,一個面積約11000平方米的文創產業園區,一所面積約18000平方米的國際五星級酒店,以及面積約19200平方米的服務型公寓(可對外銷售)。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關榮雪指出,去年底,河南省提出,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同時明確“十四五”時期文旅文創將成為河南省全省戰略性支柱產業,因此,本次底價攬地既貼合城市發展目標,也在很大程度上縮減成本。
在地產分析師嚴躍進看來,由于少林寺在社會大眾中的地位,此次土地競拍頗受關注,但總體上屬于比較普通的拿地行為,不必過多解讀。就地塊本身來說,其符合鄭東新區文化產業發展的要求,其實是一宗比較自然和普通的交易,本身和其他商辦文旅等用地的開發情況差異不大。
嚴躍進說,就單純少林寺的拿地行為來看,可以看出其在文旅和商業方面有擴張的態勢。類似拿地有助于鄭東新區后續形成較強的IP概念,有助于鄭東新區形成更豐富的商業文旅業態,助力鄭東新區形象提升。當然鑒于少林寺這兩年面臨了一些新的社會輿論關注,所以更需要合規操作,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讓社會更好理解其拿地和投資行為。
另外從廣義的角度看,這幾年其實各類機構拿地現象都比較多。如最早的關于小米的拿地,后來則是阿里巴巴的拿地,以及鴻星爾克的拿地,類似企業或機構的拿地有一個特點,即都屬于行業知名企業,所以拿地行為很容易受關注。但類似拿地和“進軍房地產”的關系不大,更多是企業或機構從產業擴張、增加辦公用房或經營用房等角度出發的。
業內:文旅商業化新路子?
河南少林寺經過多年發展,業務橫跨文化、餐飲、藥品、服飾等多個領域,并且注冊多個公司和商標,方丈釋永信擁有18家公司控制權。商業IP化的經營及運作,讓以文化藝術、武術交流和文化演出、旅游資源等多種條件加持下的少林寺有了運營資本。
以少林寺特有的文化IP做商業開發,走出文化搭臺,配套高級酒店和公寓的路子。利用少林寺自身優勢搭建文藝演藝中心、藝術展覽館和文創產業園區,然后再周邊自建一座國際五星級豪華酒店,以及公寓。不可否認,在風光難再的房地產市場下,少林寺可謂走出一條文旅產業商業化運作的新路子。
在關榮雪看來,市場對少林寺文旅產業的評價更多是闡述其趨于商業化,運營模式逐漸走向輕資產化,其實這也是符合市場發展的。其進一步指出,像少林寺這類傳統文化占比較為濃重的文旅產業更加受城市特征的影響,因此少林寺的文旅產業的發展領域覆蓋逐漸多元化,但區域性限制的生存與發展特征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