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貴州省貴陽公路管理局獲悉,4月4日,根據國際橋梁大會評獎委員會通知,國道G320線花魚洞大橋在眾多申報獎項的世界杰出橋梁工程項目中脫穎而出,獲得了“第39屆國際橋梁大會古斯塔夫斯·林德撒爾項目獎”。這是貴州省繼北盤江大橋、鴨池河大橋、平塘大橋之后的第4座獲得該獎橋梁,也是全國第9座獲此獎的橋梁。
花魚洞大橋由貴州省貴陽公路管理局(建設單位)、貴州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設計單位)、貴州橋梁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施工單位)共同完成,是國道G320線上跨越紅楓湖景區及飲用水源保護區的一座特大橋梁。2019年,為提高公路服務水平和橋梁通行能力,將原主跨150米預應力混凝土桁式組合拱橋原址拆除重建為主跨180米中承式鋼管混凝土提籃拱橋,2021年6月29日建成通車。
據介紹,該大橋項目主要實現了“三大創新”:
一是技術具有重大創新。項目將舊橋拆除與新橋重建完美結合,創造性的提出“舊橋建新拱,新拱拆舊橋”的建設思路,首次提出一種拱橋拆除的新型體系轉化工法,研發了配套裝置,形成了“新拱拆舊橋成套施工技術”,獲得了9項國家專利和2項省部級工法。縮短了建設工期12個月,節約工程造價20%(2200萬元)。
二是橋梁與周邊環境協調,具有較典型的美學價值。新橋布置為內傾10°的拱圈變高度的中承式提籃拱,如同一道美麗的彩虹飛架于紅楓湖兩岸,與湖水交相輝映,實現了與周邊環境高度協調融合,具有顯著的生態和景觀效益。
三是可持續發展具有代表性。項目踐行“生態建橋”的建設理念,節約填料1953立方米,減少碳排放1.5萬噸,實現了“水源零污染、景區零干擾、廢料再利用”。在實現低碳和零碳方面有突出成就,達到了可持續設計和施工的最高標準。
據了解,國際橋梁大會是美國西賓夕法尼亞州工程師協會主辦的學術會議,在世界橋梁界具有廣泛的影響力,至今已成功舉辦38屆。古斯塔夫斯?林德撒爾獎用于表彰在技術與材料創新、美學價值、與周邊環境協調度及公眾參與度等面有突出成就的橋梁。
以往授獎的橋梁都是跨度大、高度高的地標性大規模橋梁,本次授予跨度和高度均不突出、造價僅1.1億元的“花魚洞大橋”,凸顯了該橋的技術含量、環保價值和美學價值,標志著貴州在山區峽谷橋梁“小而精”建設方面達到了一個世界認可的全新高度,更加夯實了貴州“世界橋梁博物館”的地位。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力維
編輯 張秀云
編審 王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