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口岸辦印發《貴州省“十四五”口岸發展規劃暨貴州省口岸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計劃主要闡明“十四五”期間貴州口岸發展方向和工作重點。對此,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將圍繞口岸發展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重點工程,引導相關市場主體行為等方面進行詳細梳理。
《行動計劃》提出到2035年,貴州將形成口岸與口岸功能區相互支撐、各有側重、聯動發展、相互促進的多層次立體化口岸體系,實現空間布局協調互補、資源配置集約高效、服務功能全面配套、口岸經濟持續壯大,促進和支撐全省開放型經濟發展的口岸發展新格局。
近期目標(到2023年):貴陽龍洞堡機場口岸轉場運行,遵義新舟機場對外開放運行、銅仁鳳凰機場獲批對外開放對外開放運行;開通國際航空貨運航班;高效能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打造鐵路通道樞紐和節點;推進貴州雙龍“一局四中心”、貴陽都拉營國際陸海通物流港、遵義閣老壩鐵路貨運站、畢節國際內陸港、貴州(昌明)國際陸港、望謨蔗香港、貴陽開陽港、播州港、思南港基礎設施建設,依托產業基礎、物流集聚優勢申建海關監管作業場所;支持廣州港、深圳港、北部灣港在貴州設立無水港,推動都拉營無水港建設,;合理布局海關指定監管場地;綜合保稅區對全省進出口貢獻率持續提升;“單一窗口”地方特色功能達到84個以上,口岸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
中長期目標(2024-2025年):到2025年,國際航線累計達62條,新開國際航線不少于10條(含洲際航線及國際貨運航線),吞吐量滿足年170萬人(次)和7萬噸需求;實現開行黔粵主通道鐵路貨運“五定”班列、,開行貫通省內西部陸海新通道中線沿線重要站點的鐵路貨運“五定”班列,、常態化開行直發中歐(中亞)班列“圖定”開行,國際貨運集裝箱累計年運輸量達20000標箱;全省綜合保稅區外貿進出口總值達80億美元。全面建成“五型”口岸。“一核兩副多點”開放平臺體系、“一主兩翼多輔”開放通道體系初具規模,國際航線網絡更加完善,國際貿易貨運物流通道作用增強,口岸綜合治理能力提升,口岸營商環境顯著改善,進一步助推全省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馮倩
編輯 劉力維
編審 李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