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8月東盟冷鏈(貴陽)分撥中心運營以來,品質好、價格優的東盟產品源源不斷地輸送到貴州市場,銷售業績不斷上升。”貴州商業儲運(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趙曉娟表示,借助該分撥中心,不僅推進了西部陸海新通道冷鏈經濟落地,來自東南亞地區的海鮮產品以冷鏈物流形式更快運輸到貴州市場,同時有利于形成“黔貨出山、黔貨出海”的國際集散大格局。
2019年,為拓展跨區域交流合作,搭建兩地企業交流合作平臺,貴陽市政府與防城港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園區、基礎設施、物流、農業、貿易、文旅等多領域開拓更為廣闊的合作空間,促進兩地經貿繁榮。其中,“兩地雙園”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分為三期逐步實施,一期為東盟冷鏈(貴陽)分撥中心建設、二期為防城港國際大宗貿易集采中心建設、三期為防城港邊合區二級市場建設。
據介紹,一期項目東盟冷鏈(貴陽)分撥中心由貴州商儲集團與防城港新福冷鏈公司共同出資在貴陽綜合保稅區注冊成立貴州黔桂盛商貿有限公司并建設,作為防城港市布局東盟經防城港至貴陽、重慶、達州輻射西安連接中歐國際物流大通道的一個冷鏈供應鏈交易平臺,旨在將東盟進口特色冷鏈產品引進西南、西北市場;二三期項目將由貴州商儲與防城港平臺公司合作,主要建設防城港國際集采中心和防城港邊合區二級市場,依托港口、口岸、邊貿優勢,通過海外商品大宗采購,打造集中采購中心、邊貿交易中心、落地加工中心、外貿服務平臺為一體的物流園區,打通西南輻射東盟的物流通道。
趙曉娟表示,新國發2號文件提出鞏固貴州在西部陸海新通道中的地位,貴州商儲集團的“兩地雙園”項目正是搶抓機遇,利用防城港沿邊沿海的區位優勢,采取貿易先行方式,通過物流帶動商貿,以商貿促進物流,大力發展冷鏈貿易和園區建設,為推動貴州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馮倩
編輯 楊靜
編審 李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