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降費是受益面最大的惠企政策,也是廣大市場主體尤其是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最為關心的內容之一。昨天,在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市稅務局方面表示,目前,國家的很多減稅降費政策仍延續執行,并且又有一大波重磅利好趕來。
在支持小微企業方面,目前仍繼續推行的減降政策有:對按月銷售額不超過15萬元的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企業所得稅稅負分別降至2.5%和10%。對個體工商戶經營所得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在現行優惠政策基礎上,再減半征收個人所得稅。市稅務局副局長朱春禮說,旅游、餐飲、娛樂等服務業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較大,從事這些行業的絕大多數屬于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這個群體面廣、量大。通過實施稅費優惠政策,可以有效降低他們的稅費負擔,幫助他們渡難關、增后勁、保就業。
在支持科技創新方面,今年將繼續執行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75%,將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比例提高到100%,允許企業提前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從去年執行的成果來看,此舉不僅降低了企業研發成本,而且進一步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增強科技創新的活力和動能。
在支持制造業發展方面,我市繼續對先進制造業企業按月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對其他制造業企業退還60%增量留抵稅額。實施企業購買不超過500萬元的設備器具一次性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政策。此外,對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實施緩繳稅費政策,進一步緩解企業資金困難和經營壓力,提振市場主體信心。
朱春禮表示,根據財政部和稅務總局近期發布的公告,今年延長執行的稅費優惠政策,還有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個人所得稅政策:將全年一次性獎金不并入當月工資薪金所得、實施按月單獨計稅的政策延至2023年年底,將年收入不超過12萬元且需補稅或年度匯算補稅額不超過400元的免予補稅政策延至2023年年底。此外,對涉及科技、就業創業、醫療的多項稅費優惠政策延至2023年年底。他解釋,主要是符合條件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和眾創空間孵化服務免征增值稅。企業招用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和退役士兵從事個體經營的,繼續按一定限額依次扣減稅收和相關附加。醫務人員和防疫工作者臨時性補助、獎金及單位發給個人的預防藥品等實物,免征個人所得稅。
朱春禮還透露,近期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和服務業特殊困難行業紓困發展的減稅降費政策。一是加大工業、服務業所得稅減免力度,對中小微企業新購置價值500萬元以上設備器具,折舊為3年的可一次性稅前扣除,折舊為4年、5年、10年的可減半扣除。延長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稅政策。擴大地方“六稅兩費”減免政策適用主體范圍至全部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二是針對餐飲、零售、旅游、交通客運等特殊困難行業,在階段性稅收減免、部分社保費緩繳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促進穩就業和消費恢復。2022年免征公交和長途客運、輪客渡、出租車等公共交通運輸服務增值稅。對減免租金的房屋業主,按規定減免今年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記者岳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