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貴陽高新區行政審批局獲悉,針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手續多、辦事難、耗時長等問題,貴陽高新區通過實施“七抓”“四改”推進改革,即抓藍圖繪制、抓流程再造、抓系統建設、抓策劃生成、抓區域評估、抓窗口改革、抓機制建設;改流程、改指南、該表單、改材料,實現壓縮項目審批時限、保障項目審批開展、實現審批信息共享、推進項目生成的總體要求,構建了更加科學、便捷、高效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和管理體系,為優化高新區營商環境提供了有力保障。
分類優化流程。按資金來源、工程類別、項目規模,將工程建設項目劃分為5類,即政府投資類項目、一般社會投資項目(劃撥或協議出讓用地)、一般社會投資項目(招拍掛出讓用地)、小型社會投資項目、帶方案出讓用地項目,分類優化配置審批服務事項,規范工程審批全流程的事項和程序。
壓減審批時限。將政府投資類項目審批時限從79個工作日,一般社會投資項目(招拍掛出讓用地)審批時限60個工作日的基礎上,通過整合流程、優化審批環節的方式,進一步將政府投資類項目審批時限壓縮至59個工作日、一般社會投資項目(招拍掛出讓用地)審批時限共計壓縮至37個工作日,小型社會投資工業類項目審批時限僅需20個工作日。
推行告知承諾。根據《貴陽國家高新區開展工程建設項目“清單制 告知承諾制”審批改革試點工作方案》,針對小型社會投資工業類項目、規劃條件明確可控項目、既有建筑改造項目等類型,積極探索“清單制 告知承諾制”改革,進一步精簡審批環節、壓縮審批時限、提升服務水平、降低企業成本。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江婷婷
編輯 方亞麗
編審 孫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