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8月29日,國家能源局在浙江杭州召開推進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現場會,調研學習地方先進經驗,深入分析當前形勢任務,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進一步加大政策供給,加強統籌規劃布局,促進標準制修訂和技術研發,推動構建覆蓋廣泛、規模適度、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
華泰證券指出,國內充電樁行業經歷從無序到有序的發展,預計未來公樁占比提升,以及直流快充占比提升。隨著新能車保有量增長帶來的充電需求和充電樁利用率提升,前期虧損較為嚴重的充電樁運營環節迎來盈利拐點,市場化建樁需求提升。政策層面,國家政策給出建設目標和配套輔助政策,各地方則出臺規劃目標和對應的補貼政策,推動充電樁建設提速。基于新能車銷量持續增長以及車樁比持續下滑的核心假設,預計到2025年國內充電樁市場空間達725.0億元,對應23-25年CAGR為52.2%。
東亞前海證券表示,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上升,充電樁處于加速建設期,我國及歐美車樁比均有向下空間,較大需求缺口疊加政策刺激,充電樁有望進入景氣周期。驅動行業未來增長的看點在于:海外增量空間更大,短期盈利性更強,國內樁企加速海外標準認證,出海蘊藏機遇;高壓快充加速布局,直流樁替代趨勢明確,產業鏈各環節大功率產品及配套有望成為主流。按企業主要參與的產業鏈環節劃分,零部件制造商相關標的有通合科技、沃爾核材、永貴電器;整樁制造商相關標的有盛弘股份、綠能慧充、雙杰電氣、炬華科技、道通科技;充電樁運營商相關標的有特銳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