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北京6月8日訊 近日,港股市場迎來重要里程碑。6月5日,港交所宣布“港幣-人民幣雙柜臺模式”將于6月19日正式推出,這也意味著實施后,雙柜臺交易模式的港股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資者既可以用港幣交易,也可以用人民幣交易,內地資金投資香港股市將更為便利。
雙柜臺模式將對市場帶來哪些影響?當前港股是否迎來布局窗口期?未來上行空間有多大?對于這些問題,長城港股通價值精選、長城全球新能源車QDII基金經理曲少杰認為,人民幣柜臺交易這一新制度將令港股市場成為人民幣國際化在資產端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提升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人民幣的意愿。港股有望迎來增量的離岸人民幣配置資金,且長期有望同時受惠于美元和人民幣融資環境,降低上市公司和投資者的融資成本。
目前,恒生指數12月前瞻PE較2013年以來的中位數折讓1.7個標準差,相對MSCI全球指數前瞻PE2013年來中值折讓1.9個標準差,股權風險溢價處于2013年來64%分位值。港股當前估值再次回到低位區間,配置價值凸顯。長期來看,隨著國內經濟基本面向好,海外流動性壓力緩解,未來港股資金面將得到一定改善,在利好政策支持下有望迎來溫和修復及上漲行情。
曲少杰還表示,與A股市場相比,港股的占優行業主要聚焦在以互聯網、新能源整車和醫療保健為代表的成長板塊,以及銀行、保險等國企大公司領域。互聯網公司的經營拐點已經初步顯現,新能源車在經過一季度后銷量亦有好轉;在AI人工智能布局方面,許多優秀的港股互聯網公司具有技術、人才和多場景及落地能力。從今年一季報情況來看,幾個大互聯網公司一季報營收同比增長皆有超預期表現。投資者可以尋找時機以一個較為合適的價格買入并持有優質公司,以較長期的投資周期以期穿越短期的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