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氨綸行業概況
氨綸為聚氨酯彈性纖維,是一種性能優異的化學合成纖維,具有伸長率大、彈性模量低、耐疲勞性好、強度較低、密度小、耐腐蝕、耐曬、耐熱、耐光、抗老化,對染料有良好的親和力、染色性好等特點。
(資料圖)
1、氨綸與橡膠絲對比
雖然氨綸的相對分子質量較小,鏈段短,但大分子內部對稱性強,含有多種極性基團(如脲基、氨基甲酸酯基等),分子間的氫鍵與結晶性起著大分子鏈之間的交聯作用。這種交聯作用一方面可以防止外力作用下分子間滑移,另一方面也賦予了纖維一定的強度。高彈性和強度的統一,賦予了氨綸優異的特性,與另一大彈性纖維橡膠絲相比,氨綸具備良多獨特優勢。
氨綸纖維與橡膠絲性能對比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2、生產工藝
氨綸的使用形式主要包括裸絲、包芯紗、合捻紗和包覆紗四種;織造形式主要分為圓機、包紗、經編、棉包和花邊;紡絲方法有溶劑干法、溶液濕法、化學反應紡絲和熔融擠出紡絲法四種。目前,干法紡絲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最成熟的氨綸紡絲方法,其工藝技術成熟,制成的纖維質量和性能優良。
氨綸生產工藝比較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氨綸行業發展現狀
1、產量
國內氨綸產量整體呈現出增長態勢。據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數據,2022年我國氨綸產量達到86萬噸,與2021年基本持平,同比微減0.92%,2013-2022年期間復合年增長率為9.2%。
2013-2022年中國氨綸產量及增長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2、進出口數量
2016-2021年,我國氨綸產品進出口數量總體上呈增長態勢,2022年受疫情和經濟下行影響,氨綸下游紡織服裝市場需求不足,消費增長乏力,疊加疫情反復導致進出口訂單有所減少,2022年中國氨綸行業進口數量為2.59萬噸,同比減少29.62%;出口數量為8.74萬噸,同比減少8.96%。
2016-2022年中國氨綸進出口數量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3、應用領域
氨綸主要應用在紡織服裝領域。氨綸一般不單獨使用,而是少量使用于織物中,改善織物性能,提升織物檔次,可根據不同產品的使用性能調整氨綸含量。數據顯示,2021年,氨綸應用在服裝和產業用紡織品領域的合計占比在90%以上。
2021年中國氨綸下游需求結構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氨綸行業市場發展監測及投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
三、氨綸行業市場競爭格局
我國氨綸行業集中度較高,其中華峰化學、曉星氨綸、新鄉化纖、諸暨華海和泰和新材的市場占有率排名國內前五,2022年國內氨綸行業CR5市場份額約為70%,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高,龍頭企業市場話語權增強。
2022年中國氨綸行業市場份額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華經產業研究院對中國氨綸行業發展現狀、市場供需情況等進行了詳細分析,對行業上下游產業鏈、企業競爭格局等進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并運用多種數據分析技術,對行業發展趨勢進行預測,以便企業能及時搶占市場先機;更多詳細內容,請關注華經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國氨綸行業市場發展監測及投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