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的加快,樓房、機動車數量飛速增長,城鎮停車位等土地資源日益緊缺,由此倒逼城市對集約化利用土地資源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傳統平面停車位并不能很好地滿足現有城市機動車停車需要。現代化的智能停車場系統廣泛應用于各種停車場、地下車庫、小區、單位的大門口等,智能停車場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系統由入口控制機、出口控制機、自動道閘、車輛檢測器、通訊轉換器、管理軟件,滿位顯示屏、收費顯示屏、發行機、圖象捕捉卡、攝像機、感應卡等組成。
立體車庫,也稱為機械式停車設備、機械式立體停車庫,是對各種非平面停放車輛設施的一種統稱。具體來說,就是用來最大量存取儲放車輛的機械或機械設備系統。機械式立體停車庫是利用鋼結構作為主框架,配合升降和橫移裝置,以及控制系統,組裝而成的停車設備,是解決實際停車問題的一種有效辦法,引導停車向空間發展,促使停車位向空間和地下建造。由于立體車庫具有占地面積小、空間利用率高等諸多優勢,可有效緩解城市停車難的現狀,它代表了現代停車庫發展的必然趨勢。
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立體停車場行業投資價值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分析顯示
(資料圖片)
立體車庫行業市場深度分析2023
立體車庫市場替代空間廣闊,政策發力有望成為行業爆發催化劑。2016年,我國30個省、市、自治區共262個城市新建車庫,新建車庫項目2215個,同比增長6.5%;新增機械式泊位數728643個,市場銷售總額達到133.34億元,同比增長20.21%。
立體停車場同傳統停車場相比,車輛一進車庫就熄火,由機械設備自動存放,減少了車輛在車庫內的迂行和尾氣排放。多層升降橫移式停車設備,可以創造多層停車位,就同類設備而言,空間利用率高直接于地面空地架設,布置較為簡單,施工期短,安全系數大,系統具有以下安全保護裝置,防墜落裝置,緊急停止按鈕,超限運行防止裝置,前后光電開關,超高報警裝置。
立體停車場的出現與汽車的三次工業革命息息相關,最早的立體停車場出現在歐洲第二次汽車工業革命時期。立體停車場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其能夠充分利用城市空間,被稱為城市空間的“節能者”。
應用場景而言,我國立體車庫主要應用于住宅小區、公共配套和單位自用,并以住宅小區停車配套需求為主,占比超過一半,而公共配套和單位自用的用戶保持在20%左右。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新增立體車庫項目中,住宅小區配套項目為1066個,泊位442020個,同比增長14.5%;城市公共配套車庫項目為679個,泊位201858個;單位自用車庫項目為455個,泊位84765個。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機動車保有量呈現逐年穩增態勢,截至2021年上半年,我國機動車保有量已達3.84億輛,其中汽車保有量2.92億輛。2021年,是中國“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長,智能停車將會進一步隨著智能城市的發展而發展。
2020年中國機械停車設備新增項目數量為2462個,同比下降3.5%。數據顯示,我國機械停車設備泊位數量正逐年增加,2020年中國機械停車設備累計泊位數量為756.62萬個,同比增長13.6%。
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江蘇省新增機械式立體車位13萬多,僅南京新增機械車位達6萬多個,占據了江蘇省新增車位的半壁江山。江蘇新增的機械車位增長幅度比第二名廣東省高出接近一倍。這樣的增長速度與南京大力加強對立體車庫的鼓勵政策是分不開的。
立體車庫行業市場前景分析2023
停車位缺乏已經成為各個居民小區、醫院、學校、飯店、酒店、商務樓宇、銀行、超市、大型賣場、企事業單位、展覽館、體育場館、游樂場、公園景點等等場所的最大痛點之一。也由此導致了各類社會問題、影響了社會安定。即使在部分農村鄉鎮也已經出現停車位供需嚴重失衡的情況。
由于上班或回家找停車位實在太麻煩,許多人只好放棄購車的打算。所以,緩解停車位緊張就是促進汽車消費最有力的助推器。在經濟困難時期,促進汽車消費進而帶動上游產業的發展更是尤為重要。
大力發展立體車庫可以直接和間接帶動巨大的就業需求和經濟增長。可以拉動從場地租售、原材料采購、產品設計、生產制造、安裝、維修保養、停車費等一系列的上下游產業鏈。
相對傳統停車場而言,智能立體車庫在空間利用率、占地面積、建設周期、投入成本、停車效率及智能化等方面具有諸多優勢。例如,機械式立體停車庫的占地面積約為傳統平面停車場的1/2-1/25,但空間利用率比建筑自走式停車庫提高75%以上,傳統停車場停50輛車需要空間1650平米,而采用垂直升降式 (塔式) 立體停車庫只需50平米,即1平米可停放一輛車。
在此背景下,立體停車場相對于傳統停車位而言具有占地面積小、土地利用率高、造價較低、自動化泊車與取車更為便捷等優點,對于緩解城市道路擁堵、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降低車輛使用成本有著多方面的積極作用,也因此成為解決城市停車難問題的有效途徑。未來我國立體停車場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公建配套是政府政策的最直接受益方,從政府出臺的指導意見來看,明確表示未來將大力采用PPP 模式,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停車場建設運營領域,并通過企業債融資和政府專項基金結合方式為停車場建設提供資金支持。
政府作為社會公共產品的提供者,未來停車場公建配套需求占比將有較大提升,而立體車庫行業也將直接受益,同時,由于政府公共產品采購招投標通常設置較高門檻,因此,兼具技術、資金實力并擁有核心客戶資源的大型廠商將更多收益。
隨著政策催化作用顯現,短期立體車庫行業集中度或仍將一定程度下降,但隨著行業逐步規范、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叢林法則作用下,小企業出局、核心廠商成為市場主導,行業將呈現高集中度格局。大浪淘金,占據地產商、政府等高端客戶資源,并更多獲得優惠政策資源傾斜的核心龍頭廠商將更多掌握市場話語權。
想了解更多關于立體停車場行業專業數據分析,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立體停車場行業投資價值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