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公募FOF市場又是慘淡收場,特別是偏股型FOF下跌較大。與此同時,自5月以來的產品新發節奏趨緩,自首周無新品新發后,上一周僅有一只產品發行。
FOF市場增量資金有限,但若從配置端來看,部分二季度業績優異的基金仍被機構低比例配置,未來倘有更多FOF買手關注,有望進一步提升此類基金的業績。
(相關資料圖)
新發趨緩背景下,股票型FOF再受創
上周(5.8-5.14),公募FOF市場賺錢效應再次欠佳,全市場各類型FOF產品總體收益率多見下跌,特別是股票型FOF頭部產品全部下跌,再次引發業內對于FOF配置的關注。
其實,從本月開始,已經連續兩個星期新發節奏趨緩,特別是從上周開始,僅有一只產品開啟認購。
事實上,公募FOF整體規模已經在一季度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下降。方正證券(601901)統計顯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全市場公募FOF數量408只,公募FOF規模1894億,總規模相較于四季度末下降25億,其中偏債FOF規模下降是拖累FOF整體規模下降的主要分項。
不過,從今年一季度開始,不同類型的FOF權益倉位一直在增加。根據方正證券的研究報告,今年一季度,偏股FOF的倉位最高,權益倉位為86.01%;目標日期FOF、平衡FOF、偏債FOF的權益倉位分別為54.19%、46.30%、14.27%。
但總體來看,目前權益基金當中仍是跌多漲少的局面,一方面,此前多見公募緊跟數字經濟趨勢并進行調倉,甚至是以風格漂移為代價進行跟隨,但在短期收益增厚之后,4月以來的收益明顯震蕩反復;另一方面,新發權益基金當中仍以債券基金居多,而近期債券市場剛剛有所起色,因此對于配置組合的貢獻微薄。
二季度績優基金仍被機構低配
圍繞增厚組合收益這件事,公募FOF持續在市場進行挖掘,在基金領域,很多一季度績優FOF是選擇了TMT主題方向基金,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部分基金短期回撤較大,部分中長期業績不錯的產品才有望被FOF基金經理選擇。
但從今年一季度的持倉水平來看,很多績優基金依然被機構低配,部分產品其實在二季度之后有非常不錯的表現。
每經記者查閱多只FOF一季度重倉基金后發現,當中包括股票型、混合型(偏股、偏債、平衡、靈活配置)、債券型等不同類型的基金。從不同類型基金的權益占比來看,穿透后FOF內部股票倉位可能差異較大,但總體來看,依然會傾向于科技類ETF。
但從統計的結果來看,依然有很多二季度以來業績優異,并且在一季度保持較高漲幅的產品,一季度末的機構配置比例偏低。例如東方人工智能主題、萬家北交所慧選兩年定開等,一季度報告顯示,機構持有比例合計少于1%。
對于后市,一些FOF基金經理在一季報中也表示,要采用“核心+衛星”策略構建組合,核心部分會用風格穩定、配置均衡的產品打底,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一些均衡配置的基金依然少有人問津。
當然,絕大部分FOF在選基過程中,會參考一些長期的定量指標,對基金經理歷史運作的穩定性要求較高,不過目前僅有“中特估”和“AI”概念獲得較大漲幅。而在債市表現方面,隨著銀行降低存款利率趨勢演進,未來不排除在投資端溢出更多增量進入固收投資領域。
長城基金總經理助理、現金管理部總經理分析指出,長期來看,存款利率下行仍是大勢所趨。他指出,從政策角度,居民超額儲蓄高增、企業存款提升、消費復蘇較慢,監管層面有動力去持續推動存款利率下降,促進存款流向消費和實際投資。短期看,存款利率下調帶動流動性繼續進入債市,中短期利率,特別是中短期信用債利率仍有下行空間。如果經濟復蘇較強,流動性也有可能進入股市,利好權益資產。
2023和百萬基民在新浪財經定投基金,一鍵購買抓住更好投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