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3日上午10時,有著“城市中心綠肺”美稱的中心公園旁,深圳首例老舊住宅小區棚改項目福田區華富村回遷區12棟主體全部完成封頂。
建成于1987年的華富村居住著深圳第一批“拓荒牛”,是深圳最早的一批小區,歷經30余年風雨,亟待升級改造。福田區委區政府急群眾之所急,華富村成為深圳市也是福田區首個真正按照棚戶區政策路徑實施的舊住宅區改造項目。隨著華富村回遷區主體全部完成封頂,環中心公園的空中連廊規劃也提上日程,福田環中心公園活力圈在業態品質和服務能級上不斷升級提速。
“摸著石頭過河”,福田區為做優城區品質,提升居民幸福感獲得感,不畏艱辛、攻堅克難,成功樹立了高密度中心城區空間再造的“福田標桿”。
舊貌換新顏 華富村回遷區12棟主體全部封頂
為深入貫徹福田區“一榜三令”高效執行機制,不斷探索“黨建引領+項目攻堅”模式,福田區活力城區建設事務中心黨支部與華富村東、西區舊住宅改造項目臨時黨支部持續開展共建活動,共同推進華富村棚改項目建設。
在“黨建引領保安全,共建攻堅促生產”——華富村棚改項目全面封頂暨攻堅誓師大會上,隨著華富村東、西區回遷區12棟主體最后一棟主體結構6號樓封頂,親眼見證深圳老舊住宅小區“棚改第一村”12棟回遷區全部封頂,業主代表很感慨:“非常開心!親眼見證新家園‘拔地而起’,特別讓人激動。”
“喜訊:在機器的轟鳴聲中,最后一桶水泥在6號樓頂完成澆筑,華富村12棟回遷區全部封頂!”來自福田區活力城區建設事務中心的這一消息在華富村東、西區業主群刷屏,業主們歡欣鼓舞,期盼早日搬入新家,在深圳最中心的公園內漫步,在現代化的商場內打卡,在新家內欣賞中心公園的無敵風景……
站在深業上城向東俯瞰深圳市中心,綠意盎然的中心公園宛如一顆綠色的明珠,鑲嵌在深圳市中心城區。靠近中心公園東北部,就是福田區建成于1987年的華富村,多層建筑占據在這片近14萬平方米的土地上。歷經30余年風雨,房屋逐漸老化,存在著安全隱患、小區設備設施不完善等痼疾,早已無法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難以融入深圳不斷創新的城市環境。
華富村居民期盼小區品質早日改善。2018年6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印發了《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棚戶區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安置房建設+人才房建設”的棚改新模式。
華富村東、西區改造項目作為深圳市首個真正按照棚戶區政策路徑實施的舊住宅區改造項目,也是福田區的首個棚改項目,在缺乏系統政策指導、缺少可供參考借鑒的本地操作案例的情況下,積極探索,“摸著石頭過河”,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福田區委區政府全程主導,把握改造方向和關鍵環節,為改善華富村環境品質攻堅克難。歷時17個月,完成了對2343戶大社區清空和拆除兩個100%,創造了“四個最”,即啟動最早、速度最快、體量最大、過程最和諧;實現了“四個無”,即無群體性上訪、無個人極端事件、無違規紀律、無安全事故,樹立了深圳棚改的“福田標桿”。
據悉,該項目整體規劃以中心城區國際化現代化品質為標桿,自2020年9月取得施工許可證后,項目進入大干快上階段,以7天一層的速度全面沖刺,隨著主體結構全面封頂,項目預計將于2023年逐步移交業主。
活動現場,華富村棚改項目12棟回遷區全部封頂讓業主代表激動不已: “舊貌換新顏!”“我們是棚改的受益者。”“在深圳市最中心的地段,能將老舊的房子置換成新房子,真的很幸福!”
釋放城市空間
中心城區環境品質再升級
改造后的華富村,能遠眺蓮花山和深圳灣開闊天際線,俯瞰綠意蔥蘢的公園景致,也能近距離感受到深圳市中心的繁華與活力。
華富村棚改項目于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間完成拆除,拆除用地面積13.96萬平方米,拆遷2343套產權房屋。
華富村改造項目建成后,將提供18萬平方米以上的優質創業空間,新增近2.4萬平方米的公共配套設施,該片區空間利用率“潛力大增”:改造后的華富村總建筑面積將達到62.47萬平方米,將包含回遷住宅、人才住房和人才公寓、商業、辦公等。此外,將建設一所54班九年一貫制的學校,以及幼兒園、公交首末站、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等公共配套,還將建成高達358.1米高的深圳市中心“新地標”——灣區智慧廣場……環中心公園活力圈的經濟、民生、城區環境等將發生質的變化。
改造后的華富村,將是深圳市中心城區優質生活區的典范,改造目標是要打造成為“深圳中心未來家園城市新標桿”。華富村改造后,小區一樓為架空設計,由于層高提升,在二樓小區花園可以無遮擋地看到中心公園和城市景觀,更難得的是,擁有“山、水、林、河、湖、草”各類自然要素的深圳市中心公園還將與小區花園實現互通。
福田區以棚改為抓手,逐步釋放優質土地,城區配套、環境和功能不斷提升。2020年7月,南華村棚改項目拆除啟動,改造后將釋放公共配套空間,作為服務中央活力區、深港創新合作區的“綠色創新人才社區”;2021年3月,正式開拆的華富北片區棚改項目,以建設“國際化、現代化、智慧型典范城區”為目標,規劃了兩所幼兒園,完善了小區的各項功能配套,配建文化活動室、體育活動場地、社康服務中心、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等公共配套設施,將徹底提升居住品質,改善片區生活環境。
在政府“有形之手”的謀劃和推動下,環中心公園活力圈內老舊小區正在向公共配套齊全、復合業態多元的城市新家園演變,人居環境不斷美化,中心城區環境品質不斷提升。
提升片區活力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新名片”
高品質的公共空間是產生城市活力的載體。環中心公園活力圈從打造高品質公共空間著手,將城市、自然、生活融于一體,大力提升片區活力。
福田區活力城區建設事務中心透露,目前,環中心公園活力圈正策劃在片區內開展空中連廊規劃,以打破道路分隔、縫合“城市割裂”、串聯周邊公園,通過商業板塊與公園之間、封閉小區與公園之間、封閉小區與公共配套之間的“慢行可達”,進一步提升城市活力。
在活力圈內,深業上城項目通過兩座300多米長的人行廊橋將蓮花山公園和筆架山公園連接起來,廊橋成為整個城市綠道的一部分,這樣的“路徑可達”很好地將城市、自然、市民的生活融于一體,打造高品質公共空間,提高人們參與各種活動的積極性。
隨著華富村、華富北、南華村等棚改項目釋放空間,環中心公園活力圈正大膽利用“縫合城市”的理念,通過“路徑可達”來打造高品質公共空間,充分利用無可比擬的自然環境,提升片區活力。據悉,目前環中心公園活力圈各項建設工作在緊張有序地推動中,為進一步提升片區活力,福田區活力城區建設事務中心正全力以赴助力“空間再造”,積極配合、協調和聯動相關部門積極謀劃、開展片區交通、教育、醫療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協調推進崗廈北綜合交通樞紐工程與黃木崗交通樞紐工程。目前片區內在建的各類項目約40個,“十四五”期間總投資規模超230億元,已開工部分重大交通、城市更新及棚改項目,其中棚改項目建成后,將提供各類住房約1.2萬套,人才房、公共住房預計超5000套。此外,華富中心學校和福田中學建成后將更好服務周邊居民。
隨著規劃建設全面鋪開,環中心公園活力圈正蝶變煥新,全力建好宜居宜業宜游的世界級“城市新客廳”。(劉虹辰)